第A8版:开放周刊·大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2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亿”新起点,“宁波号”如何再起航?

智能制造助力宁波经济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殷聪 摄)
菲仕电机的洋专家正在与员工讨论集成电路。(殷聪 摄)

    记 者 徐展新

    昨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宁波年度“成绩单”出炉。

    据市统计局初步核算,2018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4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

    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最后出来的成绩,都比预估的更好一些。

    在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不断升温的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扩容名单中,宁波毫无悬念地率先晋级,成为中国大陆第15个“万亿”级城市。

    “万亿”城市有自己的基因,也离不开身处的环境。宁波所在的长三角,是中国“万亿俱乐部”成员数量最多的区域。身处其间,宁波一方面越来越多地享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红利,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城市间“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

    而作为制造业大市、开放大市、民营经济大市,宁波正处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交汇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诸多国家战略的叠加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影响,宁波挺身在前、一马当先。

    站在“万亿”新起点上,宁波如何保持清醒冷静,对发展形势作出精准研判?如何扬长补短,按照自己的节奏办好自己的事?如何保持全市上下“六争攻坚”的激情,实现“三年攀高”?

    深耕实体经济

    宁波和杭州,是经常被拿来进行比较的两个城市。近年来,杭州和宁波同城化、一体化的概念被多次提及,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杭甬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凭借悠久历史和电子商务的先发优势,杭州走在全国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开发的最前沿。相比之下,宁波是一个基因和禀赋都完全不同的城市,对于2.8∶51.3∶45.9的三次产业比,宁波人不但坦然接受,还清晰地看到了制造业的独特优势,全力以赴发展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朝着“中国制造业最强城市之一”的目标前进。

    杭州湾畔,吉利和一汽大众的生产车间运转不歇,仅杭州湾新区一地,去年汽车产业的总产值就超过了1000亿元,全市汽车产业的总产值更是高达2498.8亿元。

    甬江南岸,一座软件产业园已经建成,襄助宁波打造以工业软件为重点的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预计2018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630亿元,同比增长20%。

    宁波的纺织服装企业则登上了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榜单,大发化纤凭借“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斩获二等奖,成为传统制造业苦练内功、转型升级的最佳“代言人”。

    ……

    不久前,宁波“246工程”通过了专家认证,宁波将全力打造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等2个万亿级现代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及新兴服务业等4个五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等6个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清晰地勾勒出宁波的发展蓝图。

    在提质扩量的同时,宁波制造业还开辟了第二条“战线”,激发小体量“单项冠军”的潜力,鼓励更多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关注并参与到核心零部件研发之中。

    过去数年,经过数百次的反复试验,方太集团的研发人员找到了油烟大规模扩散的临界点,琢磨出设备进风口和灶具间的“黄金距离”。去年10月,这款最新研发的吸油烟机被列入工信部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它和另外7家宁波的“冠军企业”、5个甬企研发的“冠军产品”一起,再次展现了宁波在制造业细分领域的强大“战斗力”。目前,宁波已有国字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8家(个),继续排在全国前列。

    从产量和产值看,这些“单项冠军”也许并不起眼,但它们往往代表了所在领域科技研发的尖端力量,关乎城市乃至国家的工业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宁波德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产品是半径不到2厘米的缝纫机旋梭,却能为全球数十个国家的缝纫整机厂提供配套,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年产值仅1亿元的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却能在2010年、2019年两次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打破了欧美国家对这一技术的封锁。“企业的大小不要紧,关键是要有所作为。有了作为,小企业也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大贡献。”董事长励行根如是说。

    做好“栽树工程”

    从去年1月起,宁波与全国各地重点高校谋划合作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去年1月15日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战略协议,6月19日商定建设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8月3日决定全面推进建设浙大宁波“五位一体”校区,11月20日与上海交大确定了五个重点合作领域……2018年,宁波与10家高水平大院大所“牵手”,数量和能级都创新高。这些高校优质资源不断在甬落地,让新兴产业集群的崛起和优质人才的集聚有了可依托的平台。

    创新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栽树工程”,更是宁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它考量的是一个城市高远的境界和胸怀。

    去年11月,宁波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科技争投高质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其中包含46条含金量十足的支持政策,展现鼓励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等待创新成果应用落地的耐心,吹响了全市创新发展的新一轮号角。围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航天智慧科技城、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等创新平台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成了创新机构、创新企业、创新团队孵化成长的“温床”。

    近段时间,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研发的第一批产品在奉化正式下线了,一举翻开了全球产业化辐射制冷降温薄膜制造的新篇章。此时,距离该研究院注册落地还不到一年,项目推进的速度和成效令人瞩目。

    同一时间,镇海区政府联合宁波工程学院及多家企业打造的中乌新材料研究院刚刚竣工,等待着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尤里·赛门索夫和所在团队成员的入驻,研究院的首批密封件订单也进入了进厂生产前的最后阶段。“得益于当地新材料产业和石化产业的良好基础,研究院的成长速度很快,我们会招引更多中外专家加入,不断挑战新材料的尖端技术,支持宁波的高端制造业。”该研究院院长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两家研究院的尝试,印证了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抢滩高端市场。

    实践证明,核心技术落后的企业,很难经受市场洗牌。为此,宁波面向传统制造业和小微企业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将亩均1万元以下的低效企业列入重点改造对象,实施低效用地“亩均倍增”行动,为“246工程”的实施和“单项冠军”的成长腾出空间。过去一年,近2000家创新型初创企业、近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1000多家高新技术苗子企业在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365个高端创新团队在此落地,让宁波的创业创新环境持续升温。

    上海有“前滩”,深圳有“前海”,宁波有“前湾”。根据省大湾区建设的安排,宁波已经迈出了前湾新区建设的第一步,搭起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的“前沿阵地”。甬江科创大走廊也初步完成规划,将各地的科创载体串珠成链、相互辉映。跨过“万亿”关口的宁波,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点亮“网红城市”

    “来到宁波之前,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很模糊,只知道有个北仑港。长期工作之后,才发现方太、公牛、得力都是宁波的,连杭州湾大桥也是宁波的!”这样的评价,常常让热爱家乡的宁波人心生无奈。

    的确,和庞大的经济总量相比,宁波的知名度、美誉度似乎没有达到预期。2018年,宁波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3位,口岸进出口总额达1.6万亿元,规模也创了历史新高。但在国内外社交媒体、门户网站的讨论话题中,宁波的“出镜率”还不高,少了些热门“网红城市”应有的关注度。

    现代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城市知名度的竞争。足够大的名气,能为城市带来更多资源要素,在发展竞争中占据主动。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宁波有着低调、务实的宝贵品格,但不能因此忽视自我营销和宣传。

    去年11月的“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宁波人的四“知”性格成了全国性的热点话题。引自王阳明先生心学理论的“知行合一”,展现宁波人向海而生、敢于弄潮精气神的“知难而进”,深厚文化底蕴造就的“知书达理”气质,和“宁波帮”人士报效桑梓时凸显的“知恩图报”,深刻却又直观地描绘了一张宁波人的画像,随后由人及业,吸引大家了解这座城市的完整风貌。

    事实上,宁波不乏向外推介、展示自己的渠道。去年9月,旅游部门重点引进的尼斯嘉年华正式亮相,10家媒体在开幕当天进行现场直播,点击量、收看量超过800万人次,嘉年华“国庆日”盛况还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吸引近1亿人次收看。

    除了这场短期举办的盛会,宁波还在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提升商业集聚区品质上下了不少功夫,去年,宁波开通了与北海、宜春、洛阳等地的直飞航线,顺利完成天一阁·月湖创建5A级景区工作,并于今年年初启动高品位步行街改造工作。“宁波的目标是创建国际消费中心,需要在商旅文融合方面做得更多、更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想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要懂得自省、主动比较、勇于追赶。去年春节前,一位驻甬央媒记者就用“泼水”“点火”和“加油”勉励宁波的干部,要做到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主动与省先进、全国先进、国际先进作横向比较,并落实追赶先进的措施。

    这句话,宁波听进去了。一年之间,我们的“金字招牌”愈擦愈亮,与“网红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上海发行政府债券时,宁波创下了全国最高的认购倍数,足见投资机构对宁波发展潜力的肯定。面向全球招引人才时,宁波做到了全年人才净流入率10.08%,高居全国第二。

    资本市场有“真金白银”,人才市场有“真才实学”。它们的认可,让宁波更坚定、更清醒——加入“万亿俱乐部”只是一个起点,加固实体经济阵地,挖掘高端制造业潜力,培育科技创新力量,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才能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让更多重大平台、优质项目和改革试点落户宁波,让更多实力企业和优秀人才扎根宁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