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愁·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章水蜜岩: 秀美古村绽放光彩

蜜岩村一景。(陈朝霞 张立 摄)
俯瞰蜜岩村。(陈朝霞 摄)

    “绕村道路正在抓紧整修,村口的景观改造有序推进。”新年伊始,海曙区章水镇蜜岩村迎来“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村党支部书记应国平开心地说,蜜岩村先后被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和生态村等,今年正式启动古村建设,整合文化、自然和民生资源,充分挖掘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朝着田园综合体方向“精耕细作”。

    通讯员 张立 史媛

    记者  陈朝霞      

    千年古村人文荟萃

    蜜岩村的布局按照道家的《内经图》设计,距今有近千年历史。据《蜜岩村志》记载:蜜岩村之阳有山一座,形如屏障,名曰蜜岩山。山上多岩石嶙峋,蜜蜂巢酿蜜于其上,故以“蜜岩”为村名。又有大小两皎之水在此汇聚,称为“皎口”,因地势险要,老底子有“双皎咽喉”之说。

    进入群山环抱的蜜岩村,须经一座跨“皎”而卧的“蜜岩桥”。村内老屋密集,街巷纵横,这些古老的建筑与蜜岩山、蜜岩潭、樟溪河等自然环境互为依存。行走在古宅,随处可见嵌有“福”字的石窗、雕花砖窗,不少民房依然保留着原有的风貌,砖木结构的楼屋间间相连,户户相依,任凭风吹雨打。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蜜岩村现存的近30道老墙门。“奠蕨居”“见大宾”“望三益”“安贞吉”等墙门先后建于宋、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其中“上道地”墙门即上宅大墙门,是蜜岩村最早的一道墙门,上有一副门联,上联为“蜜藏千年风水地”,下联为“桃源石质富贵宅”,老墙门上残存的题词耐人寻味,蕴含了先祖对后人的拳拳爱心和殷殷期望。

    蜜岩村90%的村民为应姓。据应氏族谱记载,蜜岩应氏居此历时已近900年之久。明末黄宗羲写《四明山志》时,曾到蜜岩山探石质藏书处;清代大儒全祖望在蜜岩隐居多年,写就《蜜岩蜜》等著作。孙中山的第一任卫队长应桂馨、“亨得利”钟表店创始人之一应启霖以及香港甬港联谊会名誉会长应圣瑞等都是蜜岩村的骄傲。

    守古添新未来可期

    走进村庄,在新楼旧宅之间,一幢西洋建筑尤为显眼,这就是兴建于民国初期的“崇义学堂”旧址。

    “甲午战争”后,国内有识之士认为,要强国必须学习科学知识,旅沪村人应文生与其子应桂馨回乡创办“崇义学堂”,免费招纳村内外农家子弟。新中国成立后,该学堂曾改为蜜岩小学,后成为村委会办公室。

    “这所建筑将焕发生机。”章水镇有关负责人说,几年前,镇里已经完成了对蜜岩小学旧址的保护性修缮,计划将其“变身”成乡贤馆。章水镇,特别是蜜岩村出了许多名人,他们的事迹是一笔文化财富、精神富矿。章水镇将挖掘古代乡贤、红色乡贤、当代乡贤的故事,为老百姓留住乡愁、记下历史、传承根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蜜岩村的古建筑虽有沧桑之美却没有破败的迹象,这背后是镇村多年来“守古添新”的努力。保护规划,下拨资金,“修旧如旧”,蜜岩村合理疏导古建筑保护与村民建新房之间的矛盾,新楼房与村中古色古香的老建筑交相辉映。去年以来,该村还重点开展村容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64岁的应大伯感慨道:“家门口的道路天天有保洁员清扫,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如今,蜜岩村将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围绕“幸福古村·美丽田园”的定位,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模式,实施全域规划、门户区建设、古建筑修复、美丽田园建设,高质量打造富有传统浙东民居特色的“四明古村+山水田园”综合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