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炜宁)昨天,各代表团分组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们对过去一年“两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就进一步推进司法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成为代表关注的话题。徐良鸿代表说,“两院”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业务能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司法水平,提升司法公信力。要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依法公正地解决群众的司法诉求。赵永清代表说,要给法官“减负”,探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充分发挥仲裁、调解作用,给法官留下空间和时间专门办案、办好案、办精案。与此同时,增加司法辅助人员数量,由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组成审判团队,实现审判活动的专业化分工与精细化管理,确保法官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多的精力应对本职工作。罗进代表建议,探索差额任命人民陪审员制度和陪审员良性退出机制,建立人民陪审员信息库,采取电脑随机分案,提高参审的公平性和均衡性。周国军代表说,要重视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建设,助推审判工作迈上新台阶。周银康代表建议,继续加大对基层法院、检察院的关心和指导,高度重视工作人员流失严重的问题,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新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怎样更好地推动公益诉讼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袁霞萍代表建议,检察院推进公益诉讼要突出办理重点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群众关注的热点领域案件,为有效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金莹代表建议法检两院形成司法合力,推动完善公益诉讼审判相关机制,提升公益诉讼案件审判质效。王数代表建议,行政机关要加强与检察机关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公益诉讼个案的剖析和类案的研究,重视吸收检察机关意见建议,善于在行政违法行为多发领域和重点环节发现问题,及时完善管理,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怎样有效化解纠纷?张丹丹代表建议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矛盾化解。她还建议法院推进“诉源治理”,主动把司法工作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前移工作关口,针对矛盾源头,实现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黄炎水代表建议,优化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实行“一站式”诉讼服务机制,通过配备导诉机器人、诉讼服务一体机等现代化设备,实现线上、线下诉讼服务功能互通。陈秀丽代表建议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工作室,统筹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力量,对家事、物业、交通事故、相邻关系以及小额债务纠纷进行先行调解,通过诉讼前端分流化解大量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