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文化/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2月2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第二诠释发展理念

    赵继承 

    宁波成为全国第15个GDP迈入“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到底给市民带来了哪些实惠?市统计局公布的“民生数据”给出了答案: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6%;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655.3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92.1亿元,增长12.9%,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体育、住房保障等9大类支出1048.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9%。

    全市三分之二以上财力优先保障民生,公共服务支出上的“大手笔”,带来的是衣食住行和医疗、教育等民生事项的“大变样”,市民得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红包”。据2018年《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在全国38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和省会城市中,宁波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第二,较2017年提升6位。可以说,这一成绩是我市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体现。

    有人说,公共服务支出是“无底洞”。的确,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迫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就越高,花在公共服务上的钱就要不断加码。然而,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产业项目、搞科技研发等都需要财力保障,而财政支出的“蛋糕”就那么大,在公共服务的支出上是“大手笔”还是“挤牙膏”,全靠公共服务发展的理念。

    发展公共服务,既能利民生更能促发展。公共服务包括交通、住房、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环保、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涵盖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就是以民生为抓手促发展。应该看到,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对扩大社会消费、扩大投资开发、扩大招商引资等也有直接或间接的“贡献度”。比如,2018年我市营利性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合计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8.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5.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比上年增加68个。

    既要下大力办实事,更要下大力求实效,讲究精准投入、精致建设。2018年,我市把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作为“民生大事”来抓,启动了中心城区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与改造,开展“行走甬城发现问题,马路办公解决问题”专项行动,有效破解“垃圾围城”的被动局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等,让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2018年10个民生实事项目的满意度测评显示,7个“满意”,3个“基本满意”。

    评价“民生大事”做得好不好,要既看“供给量”更看“满意度”。这也倒逼公共服务增量与提质相统一。近几年,我市环境卫生、交通设施、医疗教育、文化供给、文明创建等方面投入力度很大,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市民还有“孩子上学真难”“生活品质不高”“房子买不起”“医院太拥挤”等这样那样的不满。所以,要保证好事办好,还需要拿起群众满意度这块“试金石”,倒逼公共服务持续破解难题、增量提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