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舒 修伞匠、磨剪匠、箍桶匠、篾匠……这些儿时走街串巷随处可见的老手艺,曾几何时已渐渐离我们远去,并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一方面,这些老手艺因为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面临淡出甚至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稀有的传统手艺甚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亟需有人继承。 老手艺的传承可谓迫在眉睫,但因其实用性越来越低,导致愿意学这门手艺、想靠这门手艺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少。笔者以为,要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就必须巧用妙法,加强创新,让老手艺与时俱进。 首先,需要手艺人自己与时俱进。老手艺作为一门技艺活,也是需要有市场的需求才有存在的价值,要在保留其核心制作技艺的同时,融入时代的文化样式,充分挖掘与发挥其消费、实用、时尚等功能,唯有看准潮流最前沿,走与时俱进路线。比如,打铁可以打出新鲜花样器具,修伞匠可以转化成对伞的花样时尚装饰,手工艺品可以流行什么做什么或根据顾客的需要定做,等等。 其次,需要有关部门与时俱进。拯救濒临失传的老手艺不能只靠民间手艺人孤军奋战,相关部门应该主动担起责任,例如,可以在将其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在城区某些特定的区域开辟出一块或几块老手艺集中服务区,或把本地的老手艺活集中到古民居一类的地方进行展示和销售,既保护了老手艺,又开辟了更大的旅游和营销空间。在乡村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手艺有着无限的商机和市场。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