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愁·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3月0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钱湖利民村: 此地陶公有钓矶 湖山漠漠鹭群飞

远眺“陶公钓矶”。 (朱军备 李玲玲 摄)
高大精致的曹氏宅院。

    这是东钱湖“沿湖十八村”之一,是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远近闻名的长寿村;那里有“钱湖十景”之首的“陶公钓矶”,千年望族——四明史氏的后裔在此生息,众多民宅在此饱经风霜……

    从市区坐901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就是东钱湖的陶公岛,也是小普陀景区入口处,与之一河之隔的就是利民村。背山面湖,湖面开阔,碧波荡漾,风光旖旎,一处绝佳的观湖胜地。

    记 者 朱军备 

    通讯员 李玲玲       

    湖光山色隐藏人文古迹

    进入古村,巷弄纵横,屋宇叠错,一条近1公里的长巷连通全村,一端连山,一端通湖。

    村内众多古建筑证明着村落的古朴。村中老人史佩玉说,最早搬来的可能是史氏,南宋名相史浩的幼子史弥坚的曾孙、39世史冕孙传至现代,历经26代,有700多年历史。

    陶公岛由陶公、建设、利民三个村组成。利民村面积1.5平方公里,由薛山、史湾、曹家、忻家四个自然村组成,村民950户,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500余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78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

    村中有上塔山庙、史氏宗祠、史长发当铺旧址、候舟亭、吴公祠、曹氏宅院等文物保护点,以及三官殿、史氏八行堂等宁波市历史建筑。

    史氏宗祠始建于1842年,1876年重建,六扇大门,大厅两边为两层楼厢房。2015年,重新维修后,显得雄伟古朴。宗祠内设有八行堂,悬挂先祖遗像。

    史长发当铺是清末至民国初期建筑,由主楼、东西厢房和后天井组成。东侧厢房楼底层门板朝天井侧墨书“廉”字,清楚可见,字体高一米有余,笔力遒劲;朝门侧又墨书“孝”字,笔势神韵与“廉”字相同。据传,当年当铺老板宅心仁厚,“廉”是店主诚信经营的见证,“孝”是对子孙的期望与训诫。史长发当铺也是东钱湖金融业发展的重要遗存。

    这里还有保存较完整的史家湾48—51号、53—57号民宅,均为晚清传统民居建筑,重檐硬山顶,穿斗结构,梁枋柱础,石板木窗……一踏进这样的民宅,仿佛时光倒流。

    湖边的曹氏宅院,高大精致,非常洋气。主楼为框架结构,前为厅堂,内设戏台,两边住宅为西洋风格,该房由香港新昌集团创始人曹兰彬于1936年建造。曹氏财团是民国时期“宁波帮”的著名财团之一。曹氏宅院不远处有胡公祠,祠前有济众亭。有碑文载:“族人曹兰彬看到渡口上人来人往苦于没有遮阳避雨的地方,于是出钱造了一座亭子,老百姓很感念他。”

    村中有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隐居垂钓的传说,有南宋尚书胡榘清理葑草造福百姓的事迹,还有清咸丰年间史致芬领导农民起义的故事。

    古村开发亟须精心谋划

    笔者来到位列“钱湖十景”之首的“陶公钓矶”。村民王德康说,真正的钓矶已不存在了,1975年建造湖心堤打炮取石,将小山头炸平了。

    利民村环湖沿山而建,形成带状狭长形布局。与湖相隔有一道防波堤,堤坝之内有一条小河。临河边民房曾被拆除过一部分,但拆毁后留下残垣断壁,呈现出破旧痕迹。

    村委会主任曹武陪笔者在村中穿行,脚下是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他说,以前是石板路,后来铺设污水管道就把石板挖掉,浇上了水泥。

    村党支部书记忻济卫说,如今村集体收支基本平衡。2016年村里在镇上工业地块兴建了标准厂房,每年还有贷款要还。一步之遥的小普陀景区游人如织,该村没有因此得益。古村开发建设缺少启动资金。与之相邻的建设村已在实施古村修复工程,陶公村前些年做过整修改建。整个陶公片区需要整体布局、统一谋划。

    令人高兴的是,东钱湖管委会2019年工作思路中已提出,“制定陶公片区开发建设方案,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桥梁纽带作用。”这个风光秀丽、历史悠久的古村将不再“涛声依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