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时评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3月0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工作报告楼市表述里的松紧辩证法

    张敬伟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楼市部分有了一些新变化。报告通过“房地产税”“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群众住房问题”等关键词,勾勒出2019年及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但是没有提到“房住不炒”,这是否释放出今年楼市要从史上最严调控开始放开的信号?是否意味着新的楼市周期来临?

    中国楼市周期性的“松”和“紧”,似乎成为市场常态。这轮楼市周期,已经持续了2年至3年,从去库存开始,一二三四线城市楼市开始了接力“热传导”。库存降了,房价涨了,楼市热了,风险来了。于是,因城施策,又开始密集调控,在限购、限价、限贷、限商、限售等“五限”措施下,房地产市场的高温逐渐退烧。

    这波楼市调控,政策指向“房住不炒”,可谓把准了楼市脉搏,深慰刚需群体之心。除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对于破解楼市的周期性沉疴,政策面提出了制度性举措:多主体供给,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不提“房住不炒”,并非是要启动新的楼市“松”周期,而是在这一政策基础上,又完善了楼市健康发展的新举措。“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群众住房问题”,说到底还是为了促进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税”自多年前在上海、重庆试点之后,一直是热力不衰的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房地产税——“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这一表述和去年有了变化,去年说法是“健全地方税体系,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稳妥”变“稳步”,一字之差,凸显“房地产税”又近了一步。

    中国拥有近九成的高拥房率,很多家庭甚至超过两套房——这在中产阶级独生子女家庭相当普遍。更重要的是,这些家庭的成员,还有很多在一线或热点二线城市生活工作,导致了中国楼市的尴尬现象:家庭所在地拥有至少一套房子,但在孩子生活工作地很难买得起房子。在此情势下,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的楼市存在供应不足、房价居高不下现象,但三四线城市楼市热时供应不足、楼市冷时出现库存。此时征收房地产税,不少家庭面临在户口所在地增加住房税负,却又在一二线城市购房难的实际问题。因此,征收“房地产税”是个复杂的市场难题,也是不好把握的财税难题,更是必须兼顾各方利益的民生课题。

    国家宏观政策决定了市场必须风险可控,楼市也是如此。两年多的周期性调控,“房住不炒”虽然不讲了,但已深入民心。而且需求端对楼市也有了更高诉求。两会前,取消楼市交易的公摊面积以及新商品交易房在装修上要满足基本要求等举措(征求意见),凸显中国楼市从政府主导和资本主控的初级阶段,提升到了以市场为导向、关切需求方诉求的阶段。

    年初以来,一些热点城市房价呈现出上升态势,有些一线城市还出现了深夜排队购房的现象,但皆非楼市常态。不管楼市怎么调整,其方向是平稳健康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