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3月2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

小小“垃圾房”用上高科技

在智慧应用的推动下,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进一步提升。

    占地仅220平方米,每日却可处理50吨生活垃圾,且资源化利用率超过70%,还可减少一半的垃圾处理综合成本……在高新区菁华路上,看似不起眼的玻璃房借助大数据以及生物处理技术实现了生活垃圾的高效利用。

    小小“垃圾房”究竟有何魔力,能满足近3万户家庭生活垃圾的日处理量?昨日,浙江青草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沈丰平为笔者揭开了谜底。据沈丰平介绍,玻璃房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借助大数据完成智能化分类。从小区运来的垃圾进入玻璃房后,经过破袋、机器人挑拣、智能分选,即可实现干湿分离。有机垃圾、可再生资源以及燃料化垃圾被一一区分。

    “除了分拣外,易腐烂的有机垃圾就地处理,也是玻璃房垃圾处理的关键。”沈丰平告诉笔者,这类有机垃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降低其他垃圾回收利用率,而且腐烂过程中易产生渗滤液以及臭味。在玻璃房内,整个垃圾消化过程,均由生物进行消化,最终实现无臭、无害、无排放处理。

    沈丰平所说的这种生物名叫青虻,由浙江青草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培养驯化。这种生物鲜虫体表无菌,适合大多数禽类、鱼类及宠物食用。在消化垃圾的过程中,只需把青虻鲜虫放入饲养床,由它们对粉碎过的垃圾进行消化。在此过程中,成年的青虻会变成蛹,其蜕下来的壳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排出的粪便也可作为营养土用于植物栽培。

    “通过一系列高科技的应用,我们目前的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已超过70%。待下个月我们‘基于深度学习’的垃圾分拣系统上线后,它更准确地识别各类垃圾。届时,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有望提升至95%以上。”沈丰平说。

    据介绍,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垃圾分类越细,分类后的可再生利用资源就越多,再生利用处置的效率也越高,最终填埋的垃圾总量自然就少。垃圾分类既可以将更多的垃圾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又可以节省填埋所需的土地,并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二次污染。

    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家庭的垃圾收集方式仍是混合收集,降低了生活垃圾中可用物质的纯度和再利用的价值。如何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宁海有着一套自己的独特招数。据介绍,在宁海胡陈乡梅山村以及岔路镇下畈村等地,每户家庭分配了一组带有身份芯片的家用分类垃圾桶,每天清运车会定时上门收集村民的垃圾,并按分类情况进行评分;奖励积分存入账户,可换取日用消费品……

    随着时间的沉淀,如今生活垃圾户内分类、到户收集、“三化”处置,已成了宁海垃圾分类的日常。数据显示,宁海363个建制村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中30%已开展分类智能处理。

    殷聪文/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