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愁·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3月2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拂桃花浆板香

古法浆板有了新包装。 (余建文 摄)

    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卓建青 

    初春,桃花绽放,奉化的乡村被花香和美食所包围。在花红柳绿的溪口新建村,樊成军、姚春飞夫妇俩的浆板作坊又忙碌起来了,淡淡的酒香飘散在桃林里。

    江南地区俗称的浆板,就是酒酿,旧时叫“醴”,在中国的制作历史已有数千年。今天,浆板这种食品的生产已完全工业化了,随时都能在超市买到。但在乡村,还有极少的人仍在坚持用古老的手工工艺制作浆板,年逾五旬的老樊夫妇就是其中的坚守者。

    老樊取过一小盒浆板,看似一坨普通的米饭,揭开盖子,清新的米酒香散开来。尝一口,浆板软糯,入口即化,甜凉的味道溢满口腔,回味绵长。老樊说,古法制作的浆板是“活的”,“会呼吸”,现在是饭多浆少,放上一天后,浆多起来,米越变越少,最后几乎完全融化在浆里,酒味也愈来愈浓,香气四溢。

    樊成军制作浆板的手艺源自现在已95岁高龄的母亲孙根娣,再往上数,还有好几辈。浆板的制作并不复杂,将糯米、粳米混合蒸熟,拌上酒酵,静置两天两夜即成,而要达到入口绵柔、酒香纯正,奥秘就在“独门配方”了。樊成军说,近百年前,其爷爷是在溪口开钱庄的,与开盐铺的蒋家住得很近,两家关系甚好。蒋介石是不喝酒的,但喜欢吃浆板,尤其对樊家做的浆板念念不忘,每次回乡省亲,都少不了要尝上一碗。因此,在溪口,孙根娣老人做的古法浆板非常有名,已被评为奉化区非遗传人。

    在农村,浆板每年重阳节开始制作,一直到次年的端午节,天气热就停了。而在奉化民间,更有“清明浆板好做药”的说法。樊成军说,桃花盛开的时候,发酵的温度、湿度最为适宜,做出来的浆板味道上佳,称为“桃花酿”,且有消嗝通气的作用,一碗下肚,神清气爽。

    大半个世纪来,孙根娣老人和儿子、儿媳一直坚守古法制作浆板,品尝过这“老底子的味道”,勾起很多老宁波人童年的回忆。为了方便销售,老樊开发了易拉罐式的浆板杯,前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农博会,带去的2000杯浆板被抢购一空。

    这两年,老樊夫妇还将传统浆板搞出了新花样。其中一款浆板冰激凌,口味独特,连外国朋友都竖起大拇指赞“OK”。今年的“桃源赶集”上,老樊带来了新研发的浆板桃花酿饮品,玫红色的桃胶露里,荡漾着一粒粒晶莹的浆板,尝上一口,滑爽桃胶混合米酒香气,沁人心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