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娜 通讯员邬冬宁 金松)进口消费品不意味着绝对安全,近期进口消费品在抽检中屡屡暴露出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投诉案例也屡见不鲜。宁波海关提醒市民,对进口商品须保持理性消费。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宁波口岸共检出进口不合格一次性卫生用品163批,货值达274万美元;不合格牙刷66批,货值达17万美元,约占全部进口消费品不合格产品的九成以上,产品涉及多个国际知名品牌,不合格原产国主要为日本、韩国。 “从宁波口岸进口消费品检验监管情况来看,进口牙刷、纸尿裤的问题比较多。”宁波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合格情况主要表现有:品质不合格,例如牙刷单丝弯曲恢复率、磨毛(刷毛单丝顶端轮廓)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消费者口腔软组织和牙龈表面发生损伤;安卫环指标不合格,比如纸尿裤外包装密封性和牢固性不够,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导致内装一次性卫生用品暴露在外受到污染,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标识说明不合格,例如进口消费品未加贴中文标识、警告语,无中文说明等,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该负责人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进口牙刷和一次性卫生用品时,学会“三看”。首先应看商品进口途径,商品进口时由海关实施检验,检验合格后出具检验检疫证明,消费者可在购买时验证相关证明文件。其次要看标志标识,经海关检验合格的消费品包装或说明上将标示国家执行标准信息。如进口牙刷的包装或说明上将标示“GB 19342-2013”(《牙刷》)、“GB 30002-2013”(《儿童牙刷》)等执行标准;进口纸尿裤的包装或说明上将标示“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此外,消费者还应仔细看中文说明。进口消费品在国内销售必须有中文使用说明和标识,标明生产厂名称、厂址、商标、使用年龄段、安全警示语等,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法规要求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时务必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和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