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岚 单玉紫枫)“乡村振兴到底该怎么做,我在这里看到希望。”站在奉化岩头村古桥边,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政府制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毛寿龙说,这些年因为课题走过很多乡村,以“乡村+艺术”为例,似乎哪里都可以有,但做得好的还要数岩头村。“每来一次,感觉都不一样,村里实现了景和艺术家之间的交融,有了灵气,这就是个慢慢衍化的过程。” 4月3日上午,毛寿龙来到故乡奉化区溪口镇岩头村,为写意岩头写生基地授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乡村振兴观察站”,并在现场展开座谈,就如何通过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写意岩头写生会是岩头村引进的第一个文创项目,运行已有5年。创始人毛朝晖感慨万千:“我当初就是看中岩头村的自然资源与人文底蕴,才选择在家乡尝试艺术写生经济。”他说,写生基地自2014年5月开办以来共接待艺术采风师生5万多人次、游客8万多人次。“我们的目标就是用艺术来保护古村,用艺术来美化乡村,进而用艺术助推乡村振兴。” 毛寿龙认为,一个地方要发展,首先要思考有哪些传统元素。就岩头村而言,自然风光好,老房子保护得好,原住民生活惬意,这就是传统优势。他同时支招乡村振兴,一要把优美自然风光展示出去;二要整理保护好人文环境;三要引入外在力量,借此带来人流、资金流、消费流等。此次在岩头村设立观察站,就是要通过观察,将岩头村发展的主要元素整理出来,为未来发展提供好的方向,也为乡村振兴公共政策研究提供案例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