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0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种文化印象的形成

——《文学法兰西》读后有感

    痕 墨           

    我们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印象,哪怕是抽象的、不够准确的,也非凭空而生。法兰西文化是西欧诸民族文化中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譬如最能体现其表征的法语。笔者少时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总觉得作者在文中强调“法语是世界上最美妙、最精确的语言”,多少带点爱国情怀下敝帚自珍的色彩。但后来发现,从语法角度衡量,法语的确是一种相当精致、优美、规整且高雅的语言。《文学法兰西》介绍的就是法国文学和文化的关联,讲述文学意义上的法兰西是怎样在其文化传统、政治环境、大众思潮、国家意识、道德标准等元素的综合影响下,成为今天人们眼中的“法兰西”的。甚至在当下,文学力量仍然在法国社会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能读懂这本不算太厚的集子,在考察法国各种独特现象时,便可额外开启一个文学意义上的视角了。

    法兰西文化的形成,被作者追溯至17世纪。当时“太阳王”路易十四掌权,具体主持工作的是黎塞留,“法兰西学术院”就是在他的倡导下建立的。学院始创有14位院士,后扩展到40位,去世一位补一位,形成一种特殊的荣誉。多少年来,无数知识分子将当上法兰西学术院院士视为追求目标。鉴于这种身份在诞生之初就和政治存在千丝万缕联系,所以与英美等国的同行相比,法国知名文人、学者、作家的地位极高。法国文人有举办“沙龙”的传统,在那里,他们舌灿莲花,侃侃而谈,进行语言和思想的交锋。这种现象在德国就难以想象了。当然原因有很多,作者举了一个最有意思的原因:法语和德语的语法规则不同。法语的主谓宾结构遵循正常顺序,而德语,你要是不听完一整句话,根本不知道这话的动词是什么。所以在别人讲到一半时,你难以理解全意,就无法打断他,无法掺和进去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其实一般民众在理解某个国家的文学状况时,往往首先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该国的作家们。法国也不例外,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伏尔泰,到后来的维克多·雨果,他们简直是作为国家的文化象征而存在的,他们个人仿佛就足以代表整个法兰西。他们头上的冠冕不仅仅是思想家或者作家,他们完全能参与到法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自己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对此,作者分析了文学界的“作家维克多·雨果”是怎样一步步成为“文化领袖维克多·雨果”的。文化、文学和文人之间微妙的成全关系促成了这种转变,各种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协同助力:雨果才华横溢,少年成名,15岁就获得当时的文坛宗师夏多布里昂的夸赞。而立之年,他已经是法国的著名作家,接着慢慢步入仕途,成为议员,封为伯爵。直到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因猛烈攻击帝制,遭到放逐。及至法国重新回归共和政体,他才结束10多年的流放生涯,在全法国上下最为隆重的欢迎声中,重返巴黎。尽管经历各种社会动荡,可到底因为声名昭著,所以没有任何一方势力敢动雨果。83岁的高龄也足以让他在生前就享受到了世界级大师的尊崇。相形之下,同样著作等身的巴尔扎克很是努力,可仍达不到雨果的高度。别的且不论,巴尔扎克去世那年才53岁,生命的长度就进行了某种限制。观察其他欧美国家,从未将一个文人提升到如此顶级的地位。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歌德,他们也仅在自己的领域中达到了“不朽”。

    法兰西文化有它多元的一面,但更强调传承性和系统性,个人、体制、历史、政治都能对它进行各种刀砍斧斫般的塑形,这其中,文学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最深刻也最久远。而当我读完《文学法兰西》,还发现法国的文化发展其实和中国有着几多相似之处,比如哲学和文学的紧密联系,文学受到经济环境的强力影响等。当然,书中某些观点未必人人赞同,但作者的“一家之言”,很能启发读者产生一种由彼及此的深入思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