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形式主义缘何屡禁不绝?

    文 川 

    形式主义是个顽疾。作为“四风”之一,虽经多年整治,却效果不佳,至今未有绝迹的趋势,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倾向。会议、文件多,检查、考核多,过于注重“痕迹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不仅让基层不堪重负,而且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贻误了大好发展时机,同时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是到了痛下决心大力整治的时候了。

    一般来说,形式和内容是分不开的,内容依赖形式而存在,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适当的、适度的形式无疑是需要的,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内容,否则便是本末倒置。一旦将内容置于一旁,纯粹为了形式而形式,便异化为形式主义了,这是应当避免和反对的。可是在现实当中,不少人恰恰过多地关注形式,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内容。比如以开会为例,有的为开会而开会,过于注重会议的规模和规格,至于有没有必要开会,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实际效果如何,反倒是考虑不多,这便有形式主义之嫌了。

    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绝,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讲,形式本身具有一定的欺骗性。相较于内容的不可见性,形式更为一目了然,更容易为人们所感知和接受,从而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这使得不少人刻意在形式上动脑筋,热衷于形式主义。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很容易给人留下认认真真、忙忙碌碌、轰轰烈烈的假象。而且从投入产出角度而言,相比于内容的繁琐复杂,在形式上做些文章,搞些新花样,所付出的工夫和成本显然要小得多。投入少而效果“佳”,这更使得一些投机取巧者对形式主义青睐有加。

    形式主义的存在和泛滥,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正确的思想观念,政绩观出了偏差。他们做工作往往重形式而轻内容,重过程而轻结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满足于“做过了”,而不管做得“好不好”。他们不是以实际效果为导向,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而是更多地关注是否有影响力,领导是不是认可满意。比如,有的片面理解讲政治,刻意强调传达精神不过夜,层层开会,层层发文,看似与上级保持一致,实则鹦鹉学舌、照本宣科,缺乏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举措,表态多而行动少落实差。还有的不切实际地搞一些所谓形式上的创新之举,看似新颖奇特,实则华而不实,劳民伤财,不过是博人眼球罢了,人民群众称之为“作秀”“瞎折腾”。形式主义背后,隐藏着的往往是一些干部的一己私利,称其沽名钓誉也不为过。

    形式主义的存在和泛滥,也折射出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力上的不足。有的人虽然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却身陷其中、无力自拔,找不到有效的破解之法,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了。有的由于眼界、能力所限,提不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缺乏应对困难问题之策,只能亦步亦趋,甘当二传手,泛泛而谈,满足于做表面文章。有的但凡开展一项工作,首先想到的便是开会、发文、检查、考核,而且动辄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认英雄,除此之外,似乎别无他法,在工作方法上形成了“路径依赖”。

    形式主义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顽固性,整治形式主义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针对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问题,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让忠诚担当有作为、履职尽责抓落实成为一种风气。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业务钻研,提升能力素质,切实增强创造性抓好工作落实的本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整治形式主义须从领导机关做起,从领导干部改起。一些形式主义表现,看似问题出在下面,其实根子在上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官僚主义是催生和助长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两者相伴而生。只有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以上率下,上下同心,方可攻克顽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