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愁·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岑耀军: 一双巧手雕出人生百态

岑耀军展示三北石雕技艺。(陈章升 摄)
精美的石雕。(陈章升 摄)

    记 者 陈章升

    通讯员 陈青岚 葛雯莹    

    砖红色的圆顶大门,精美的铜狮子门把手,威风凛凛的门神雕像……驱车经过慈溪龙山灵范南路和横筋中路的交叉口,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它不是古代名人故居,也不是古装片拍摄基地,而是慈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北石雕的制作工厂。

    石雕厂负责人名叫岑耀军,今年62岁,是三北石雕技艺的第八代传人。初次见面,老岑和徒弟正在加工车间内切割石材。“这门老手艺传承几百年了,我和它打了近40年交道。”岑耀军用衣袖擦了擦沾满灰尘的脸颊说,“现在,厂里堆放的石雕大大小小有几十件。你对哪件感兴趣,我给你介绍。”

    活灵活现的石狮子,形态各异的石像,古朴精美的石窗,岑耀军的石雕厂犹如一座大型石雕陈列馆。“这些是我近几年的石雕作品。”岑耀军指了指立在空地上的两个大型石像说,“怒目圆睁的是‘张飞’,气定神闲的是‘关羽’,与大门口的‘秦叔宝’‘尉迟恭’是一个系列作品。我想趁着现在眼不花有精力,制作出18件手持兵器的古代人物雕像。”

    据考证,三北石雕技艺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分为选料、放样、造型打坯、掏挖镂空、刮皮、细雕、打磨等几道工序。在龙山镇方家河头村,人们还能看到许多古代能工巧匠制作的精美石雕。“我的第一位石雕师傅是住在附近施公山的施师傅。师傅领进门后,我边学边练,向省内外的石雕大师们请教学艺,将现代工艺与传统石雕技艺结合起来。”岑耀军说,他年轻时喜欢到外地旅游,看到精美石雕,就将其图案造型记在脑子里,回家之后再琢磨雕刻手法,“几十年来,我除了没造过石塔外,其他类型的石雕石刻都上手过。”

    岑耀军的石雕厂里有座精美的中式园林,放置有精雕细刻的石狮子、人物雕像,还有造型优美的石栏杆、石拱桥。这是他耗时5年多精心打造的“石雕大观园”,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颇有江南水乡的意境。“方家河头姓方的人多,我给这座石拱桥取名叫外婆桥,寄托了对外公外婆等长辈们的思念之情。”岑耀军告诉笔者,工作之余,他最喜欢到桥上散心,一些石雕作品的创意构思是在散步时完成的。

    制作石雕收入不少,却是个“苦差事”。由于长年与粉尘做伴,岑耀军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一定影响。家里人劝他早点“退休”,他却很执着,在冷冰冰的石头上继续“雕琢”自己的梦想。石雕厂的园林里有座“千古亭”,两侧石柱上刻有“一代功德留百年,做人忠孝千年传”。岑耀军说,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人生感悟以及对石雕的情感。“希望徒弟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三北石雕技艺发扬光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