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余建文 施行君是海曙龙观乡人,10年前,他在当地龙峰村承包几亩池塘,成了养鱼人。养的鱼和别人家的不一样,个头小小,游得飞快。施行君说:“我养的是溪坑鱼,这种带斑纹的叫淡水石斑鱼,另一种青灰色的是马口鱼。” 养殖溪坑鱼,是施行君的二次创业,“也是满足我的一种情愫。”施行君说,龙观山清水秀,以前溪涧里各种鱼很多,少年时他常和小伙伴一起在溪坑里捉鱼捕虾,乐趣十足。但最近的10多年间,由于人为滥捕,加上环境遭到破坏,山区里野生溪坑鱼资源日渐衰竭。 施行君以前在企业做销售,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市面。2007年前后,他有次到福建出差,发现当地有人专门养殖溪坑鱼,价格还挺贵,这给了他灵感:“龙观有山有水,环境这么好,是不是也能‘拿来’养一养呢?” 施行君最初承包了3亩鱼塘,从山上引来水库水,鱼苗是从江西引进的,后来随着规模扩大,他干脆辞职,把养鱼当成主业。养殖溪坑鱼,跟养草鱼、鲫鱼等不一样,必须有流动的活水,既保持水温恒温,水质要求也很高,“一旦发洪水,山泥冲进塘里,水被污染,鱼儿就难活了”。现在,施行君的养殖塘扩展到20余亩,并设计成阶梯式,由上往下共有三层,马口鱼在上层塘,淡水石斑鱼在下层塘,流水最后携带饵料残渣、鱼儿排泄物,流入附近的农田,灌溉、施肥两不误。 “溪坑鱼其实不难养,一天喂食两次够了。”老施看似轻松话语的背后,透着养鱼人的不易和风险。像淡水石斑鱼,得养一年多才长成条重50克左右的商品鱼,施行君和父亲几乎天天守着鱼塘,一刻不能分心。2013年“菲特”台风带来山洪,一下冲掉了两个养殖塘,几千条即将上市的鱼跑了个精光,损失惨重。 风雨10年,施行君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摸索出一套适合山区淡水石斑鱼、马口鱼的人工繁育、养殖模式。场里养大的溪坑鱼,与野生鱼在体形、口感上基本一致,市场认可度很高,零售价每公斤百元以上,亩产值有6万元左右,效益蛮不错。“销路不成问题,仅周边几个镇的农家乐、餐馆,就基本‘包圆’了!”施行君高兴地说。 采访当天,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邬勇杰到养殖场,看到准备繁育的亲鱼活泼健壮,很是高兴。邬老师介绍了一种新型养殖网箱,连接上增氧器具,能够在一立方米水体里养殖50条淡水石斑鱼,“这可比我现在的养殖密度提高了两倍多呢!”施行君很有兴趣。 目前,施行君的养殖场已成为我市溪坑鱼人工繁育、养殖的示范基地。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开展“五水共治”,山区自然环境好了很多,如果鱼儿再多起来,溪涧就“活了”。“我还有个心愿,把鱼苗的繁殖量搞上去,拿出一部分用于增殖放流,帮助恢复野生溪坑鱼资源,再现儿时溪鱼游走的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