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建成院士(中)与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专家交流。(金鹭 李璐阳 摄) |
|
“supOS”在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大放光芒。(屠炯 殷聪 摄) |
|
瑞凌一期厂区已竣工验收。 (孙佳丽 严世君 摄) |
|
科研人员在测试新材料性能。(胡敏 供图) |
|
孙佳丽 制图 |
打造在全国、全世界有影响力的产业,离不开高能级平台的支撑。在昨天下午举行的2019年宁波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场科技成果推介会上,1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深入对接。 “尽快推进、尽快落地、尽快见实效”,这是市委、市政府招引高能级研究院时经常提及的关键词。 本文介绍的四家研究院有的刚完成合作洽谈,就为宁波带来项目;有的两个月完成首轮融资,发布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有的创造项目引进“闪电速度”后,又马不停蹄建厂房、投入生产…… 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留下深深的足迹” 记者 殷聪 “仅一天时间,我们就已经与五家企业达成合作,项目涉及工业设备、工业软件以及自动化设备开发等领域。”在刚刚闭幕的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示的“supOS工业操作系统”再次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收获满满。 自去年5月成立以来,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迅速发展,成为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群体中的佼佼者:成立两个月完成首轮融资,为宁波引进风投资金超过3.3亿元。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工业操作系统”在甬正式发布,更让其声名鹊起,目前企业估值已达13亿元。 截至目前,通过“平台+工业智能APP”的智能工厂新架构方式,“蓝卓”以石化行业智能化应用需求为依托,已与国内数家知名石化企业合作,形成了基于“supOS工业操作系统”的石化行业解决方案;以水泥行业的智能化改造需求为依托,形成的基于“supOS工业操作系统”的水泥行业解决方案也已经应用在国内多家集团型水泥企业中。与此同时,“supOS工业操作系统”公共平台已有30余个工业APP可供选用。其中,自控投运率APP、联锁投运率APP、生产绩效管理APP、SPC质量管控APP、项目状态和进度监管APP,已有6家合作伙伴接入并实践。 在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大厅内,“在中国发展的进程中留下深深的足迹”16个大字是该研究院远大志向的鲜明写照。据介绍,自去年落户以来,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已实现多点开花。除了“蓝卓”,去年成立的“中控微电子”已与柯力传感器、海迈克自动化、菲仕电机、海天集团、鲍斯股份、慈星股份等开展合作;“国利网安”的“工业控制系统内建安全核心技术能力提升及应用”项目也已通过工信部课题评审。 按照计划,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下一步将重点关注互联网工作平台、工业信息安全、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传感器、芯片等领域,借助技术力量释放工业互联网价值,开展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及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打造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产业平台。力争5年内建设一个国家级研究平台,孵化一批高科技公司。 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 “闪电”引智后的加速跑 记者 徐展新 五天内完成四次飞行谈判,一个月让世界级项目成功落地。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的落地,见证了宁波的“引智速度”。接下来,宁波的下一个目标,是帮助瑞凌迅速成长,将降温薄膜技术带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宁波的办事效率太高了,这是高铁之外的另一种中国速度。”杨荣贵教授的感叹,是对宁波最好的褒奖。要知道,双方谈判之前,已有近30个城市向瑞凌抛出“绣球”,宁波没有先发优势,却完成了弯道超车。 2018年4月初,瑞凌就启动了厂区选址、规划设计工作;5月,研究院正式注册成立,确定以建设前沿与基础研究所、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产品与应用研究所以及实验与测试中心为重点目标;12月,一期主体厂区竣工验收,降温薄膜生产线建设与生产工艺同步推进,并按期完成生产线设备的选型定制、安装调试;当月27日,第一批降温薄膜产品下线,两条生产线设计年产降温薄膜2000万平方米,有望撬动几十亿元的大市场。 短短8个月,瑞凌就完成了从落地、建设到投产的大跨越,“持续加速”的能力可见一斑。 尽快推进、尽快落地、尽快见实效,这是宁波市委、市政府招引高能级研究院时最常提到的关键词。“不能等到各项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再去推进。”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也提出要求,希望落户宁波的研究院秉持边基础建设、边项目研发、边引进人才、边成果转化、边服务产业的“五边”原则,争取一年见形象、三年出成效。 这条“高速通道”上,瑞凌跑进了第一方阵。 如今,研究院总部大楼-瑞凌大厦已初步完成设计,计划今年7月动工建设。7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和高端人才已入驻并成立科学家工作站,实验与测试中心建设也初具规模,采购了价值近1000万元的研发设备,为今年研究院平台申报与建设做足准备。 一场漂亮的“闪电战”过后,优质人才迅速集聚、创新动能迅速积累,瑞凌建设国际知名节能环保创新研究领军企业的蓝图,正徐徐铺开。 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 让“迟暮”油井焕发新风采 见习记者 张凯凯 通讯员 胡 敏 “双亲纳米材料”这个名字听起来普通,却是打开“三次采油”这座千亿级宝藏的“金钥匙”。上月月底,宁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已与中石化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签约合作,准备进行下井应用前的最后一步试验。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一直以来处于高位,解决能源问题刻不容缓。”锋成研究院的戴春森博士告诉记者,此项目符合国家目前在能源政策上的需求,同时也立足于解决现有三次采油技术固有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旦此次现场验证效果良好,大规模的应用便可立即展开。” 正如“双亲纳米材料”字面上所表述的那样,这种新材料一侧亲水,一侧亲油,能够显著降低油滴的表面张力,让其变得更小更“柔软”,从而更容易从岩层毛细管中“滑”出来。对于那些经过两次采掘,已入“迟暮之年’的老油井,这把“金钥匙”收效尤为显著:在注入浓度极低的情况下,依旧可稳定提高石油采收率15%以上,相当于其他技术的三倍。而其成本低廉、调控性强、环境友好的特点,也是其他同类产品所无法企及的。 “由于双亲纳米材料对采收率的提升已获验证,我们已经开始了第一代产品的小批量生产。同时,我们也积极商洽第三方合作,力争加快双亲纳米材料的产业化进程。”锋成研究院俞波博士告诉记者,锋成研究院还将积极开展“双亲纳米材料”在土地修复和油砂清洗等领域的应用论证,努力扩大产品的市场维度。 “我们能有现在的研究成果,这与我们扎根的‘土壤’息息相关。”研究院执行院长王耀国说,“宁波各级党委政府不但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好,而且具备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眼光。我们有信心在宁波市的大力支持下,高水平建成运行研究院和产业园,高效率促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把宁波打造成一流的能源技术研发转化中心,为国家和宁波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在宁波找到了“身心契合”的感觉 记者 孙佳丽 通讯员 秦羽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与高新区谈完落地事宜,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注册,正式落户宁波智造港。届时,西北工业大学本校及海内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将来甬创业。 谈起为何选择与宁波携手合作,研究院筹建负责人盛其杰用“身心契合”四个字来形容宁波与西北工业大学之间的相似之处。“西北工业大学是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全国重点大学,而宁波是以制造业见长的城市,宁波的产业优势与发展规划和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科优势与发展方向非常契合。”盛其杰说。 在他看来,宁波与西北工业大学在精神追求上也很契合。宁波是一座开放务实的城市,西北工业大学则是一所低调深沉的大学,两者都是“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按照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在发掘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潜力方面需要像西北工业大学这样的高校提供智力支持。同样,西北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也需要与宁波这样开放发达的城市携手共进。 “这次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推介会,我们带来了四个比较成熟的项目,分别由教授团队和博士生团队完成,尤其是智能水下机器人和水面清洁船项目,能够迅速落地并快速推向市场。”盛其杰说,后期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将举办科技成果专场推荐会,将校内更多的高科技、硬科技成果引进宁波进行产业化孵化。 据了解,西北工业大学研究院将在5年内,聚焦宁波传统优势和未来产业布局,瞄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领域前沿方向,建设无人系统技术、空天动力技术、柔性电子技术、智能传感芯片等4个科技创新中心,引入国字号人才20名,高端科研人才200名,培养以全日制为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500名。同时发挥西工大在军民融合领域的独特优势,助力宁波经济创新转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