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愁·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1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郭国民:20多年情迷风筝制作

图为郭国民精心制作手工风筝。(徐欣 盛林伟 摄)

    记 者 徐 欣

    通讯员 卓 璇 张 燕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东风微起,又到了放风筝的时节。在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风筝制作之乡——江北庄桥,有好几位会做风筝的老手艺人。其中,73岁的郭国民是最年轻的一个,临近退休时他才疯狂爱上做风筝,一做就20多年。

    一个两平方米左右的阳台是郭国民的创作空间,桌上摊满了工具,墙壁挂满了他亲手做的风筝,几乎是一个风筝世界。劈竹下料、裱糊、绘图上色……做风筝不仅靠技艺,更讲究耐心。他的风筝形态各异,多是当年的生肖或是时下的热门。20多年来,郭国民做了100多只风筝。每只风筝一完工,他就会与妻子去屋后头的田里试飞。“我还是喜欢管它们叫鹞子,像叫小名一样,亲切!”郭国民笑着说。

    这么多的风筝里,郭国民最喜欢龙鹞,至今他还保存着两只龙鹞,长度分别为40米和60米。他透露,龙鹞和普通的风筝不同,因为“画龙贵在点睛”。活动的龙眼加上黑白的色彩碰撞,可以使整个龙头更有神气。除此之外,龙角、龙牙、龙眼都是由泡沫打磨而成的,最大程度降低龙头的重量。

    “说起我的启蒙老师,要数童家村的陈师傅。”郭国民告诉笔者,50岁时,他去童家村钓鱼邂逅了一只在天上飞的龙鹞。巨大的风筝令他叹为观止,也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而这只龙鹞的主人陈义梅,便成了郭国民的领路人。巧的是,与他师出同门的还有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传承人、“风筝大王”邵国强。这些老人用精湛的手艺和不熄的热情,让庄桥这张“风筝”金名片更加闪亮。

    “从1999年以来,我们每年都会举办春秋两季风筝培训班及放飞活动,不仅深受老一辈人的喜爱,也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庄桥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近年来,庄桥通过创立风筝协会、成立风筝艺术馆、设立风筝传承基地以及建立风筝主题广场等,巩固风筝文化成果,永葆风筝这一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庄桥街道第二十届风筝节近期在滨江公园举行。现场举行了儿童手绘风筝DIY、手工风筝制作、放飞比赛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每人还能用一公斤以上的可回收物兑换一个风筝。活动方更是邀请了郭国民来到现场,教大家如何做风筝、放风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