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子俩在工作。 (吴立高 孙吉晶 摄) |
记 者 孙吉晶 宁海县委报道组 蒋 攀 通讯员 蒋佳颖 这是地处宁海强蛟下蒲村的一幢四层楼房,这里既是吴坚平的家,也是他和父亲的工作坊。一楼的大厅堆满了各种木板,散发着阵阵清香。两张工作台上放着还未完全加工好的船坯。风帆、锚、舵、水密舱……航模精密的结构,令人叹为观止。 造船父子兵 “一个看似简单的蓬叉架,就要花一天的时间。”吴坚平说,航模的每一个部件都是手工做出来的。作为一个从事船模制作十多年的老船匠,抚摸着这些“宝贝”,吴坚平充满感情,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 放下手中的活,父子俩领着笔者上了二楼。宽敞的客厅里展示着4艘各具特色、大小不一的船模。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浙东沿海一带常见的捕鱼船“绿眉毛”,有做工精致的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主帅船。 “儿子从小耳濡目染,20来岁开始就跟着我学造船。”吴坚平的父亲吴维垚今年78岁,身板硬朗,声音洪亮。老人说,下蒲曾是个临海的小渔村,村民大多以出海捕鱼为生,每户人家有一艘木质渔船。他的父亲既是渔民,又是擅长造船的匠人。父亲把这门手艺传给了他,他又传给了下一代,“三代人造船的历史加起来有100多年”。 随着钢质渔船逐步替代木质渔船,父子俩一度很纠结:这门手艺还要不要坚持下去? 割舍不下这份热情,吴坚平于是转型做起了船模。模型船和渔船在技艺上有很大的区别,造型上也更讲究精准和美观。这对父子俩来说又是一次挑战。 博物馆请他们造古船 2011年,吴坚平受邀为山东蓬莱博物馆打造古船。他召集了十多个人,花了一年时间,完成了3艘长30多米、宽6米的大船的建造。“放桅杆的时候,我拿着斧头敲了两个多小时,最后钢丝一剪断,桅杆分毫不差地落入船体。”吴坚平向笔者描述当时的情形,“桅杆如果放歪了,整艘船就毁了;如果凿得过于用力,桅杆就可能戳穿船底。” 渐渐地,父子俩精湛的造船手艺在行业内传开来,一些高校的教授也慕名找上门来,希望合作造船。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是首座国家级海洋博物馆。几年前,吴坚平走进这座展示神秘海洋世界的殿堂,建造了60米长、8米宽的“福船”。这艘1000多吨的原船,是吴坚平建造的最大仿古船。 在安徽淮北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吴坚平父子俩参与修复了保存较为完整的独木舟。吴维垚还和其他匠人一起,依照《清明上河图》里的汴河客船的样式,为博物馆制作了一艘汴河客船。在上海航海博物馆、嘉兴博物馆、长兴太湖博物馆里,都留下了他们制作的航模。 “各个时代的古船各具特色,我们做古船模型,既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又要运用娴熟的技艺,把它完美地复制出来。”吴坚平说。 技艺面临失传 从一个普通的造船匠,历练成为船模设计、制作的土专家,吴坚平坚信,“除了平时刻苦的钻研,还需要坚守。”曾经,他也转过行,但凭着对造船的热爱,他最终又回到父亲身边,传承了这门手艺。 “以后做船的人越来越少,这门手艺很有可能失传。”吴维垚告诉笔者,他本来有十几个徒弟,现在除了儿子,其他人都转行了。 尽管年事已高,但吴维垚老人依然雄心不减。“只要自己有力气,就还想继续钻研古代造船工艺,多造几只船模。”父子俩希望能与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开设船模制作课程,让更多年轻人来学习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中国的船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