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读先哲,温故知新

《中国哲学十五讲》
杨立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3月

    朱晨凯           

    一位哲学家的著作,究竟哪些内容被我们视为是有意义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关注点以及所提出的问题。著名学者杨立华,通过对中国古代十五位哲学家的哲学体系进行整体阐释与深入挖掘,让中国古代的这些哲学思考不再是一些人眼里的“过去遗存”,而是塑造今天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力量。

    比如书中第一讲,详细探讨了孔子的哲学和《论语》,认为如今这个时代的快乐和幸福,都能在《论语》里找到答案。《论语》首章有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为《论语》全书的第一章,这段看似平易的论说,其实是有其纲领性的。其中三个方面的主题,可以说贯通《论语》全篇:其一,为学和交友;其二,说和乐;其三,“为己”之学。

    书中指出,说和乐是有明显区别的:“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如果我们将这里的“说”理解为愉悦、“乐”理解为快乐,可以发现它们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不同:其一,快乐是表现出来的,而愉悦没有明显的表现;其二,快乐在时间上总是短暂的,而愉悦则可以经久持续;其三,快乐总是有其个别而具体的对象,而愉悦来源于对生活世界的整体感受。总体说来,儒家更多强调的是愉悦,当然并不排斥快乐。如果将说和乐统一起来,用一个今天的词来概括,那么,最合适的概念应该就是幸福。《论语》首章点出了幸福在人生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也使得人的本质倾向有了确定的内涵:追求幸福。

    书中提到苏东坡对嗜书法如狂的友人暗刺以“病嗜土炭如珍馐”,以“人生识字”为“忧患之始”,也讲了个对当下现实很有针对性的道理:在追寻刺激感中迷失,感受到快乐,而不愿对“常”的世界做出努力,对“常”的世界“麻木”,怕是会引来祸端。

    如何面对“常”的世界?作者的解读是,发现他者和自我的本质的同一性和关联性,才能产生“善心”,进而内化为“仁”。所谓“伪善”,即是隔了这一层。如《儒林外史》里的种种人物,典型者如严贡生,一生口是心非,却句句不离道德名分;处处要占人便宜,却说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平日常做亏心事,却居然能够做到“半夜敲门心不惊”。不自知自我面目的假恶丑,而自我感觉真善美,洋洋得意,全是自欺。

    这些对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哲学家的思想路径的深入挖掘,以及对隐藏在基本哲学洞见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的强调,对于当下的人们极具启发意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