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舟山港码头一角。(洪宇翔 俞永均 摄) |
记 者 俞永均 单玉紫枫 徐展新 金鹭 通讯员 金刚毅 洪宇翔 高晓静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这句出自(汉)刘向《说苑·谈丛》的名言,正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既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顺应规律,开放共赢。作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宁波各界对习主席主旨演讲中的新观点、新思想有强烈共鸣。 昨天,本报特别连线相关部门和企业,以及走出去的宁波人和在宁波的外国人,请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讲故事、谈体会、提建议。大家表示,习主席的主旨演讲振奋人心,在世界各地播撒了合作的种子,下一步将携手沿线国家和地区,共绘“一带一路”高质量“工笔画”。 在非洲,宁波医生感悟“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宁波,拉脱维亚姑娘找到“诗和远方” 宋文慧来自鄞州二院检验科,是中国第16批援非医疗队队员。 虽然远在非洲的中非共和国,与北京有7小时时差,但昨天一醒来,他就特地通过媒体转播聆听了习主席的主旨演讲。 回想2017年底,他从遥远的家乡宁波,经过30小时长途跋涉来到非洲,如今一年半过去了,医疗队在中非的驻地也随着他们的到来,变成了附近居民心中的“准医院”。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旅行,谋生也谋爱。也有人说,在人生的路上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宋文慧说,来非洲工作,就好像经历了一场长途的旅行。也正是在非洲的这段时间,他才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7个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目光转回宁波,拉脱维亚姑娘碧海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诗和远方”。 7年前,碧海第一次来到宁波,本为学习汉语、提升学历,没想到却与这座城市“一见钟情”。 她出生在拉脱维亚,那是一个人口不多的欧洲小国,家乡人来中国大多更愿意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闯荡。她却很想告诉他们,宁波很发达,也很舒适,她从未想过离开。 2015年,她结婚了。对方是个宁波“暖男”,就像宁波给她的感觉一样。 昨天,习主席演讲中提到了“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提出“深入开展各领域人文合作,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对她而言,这是鼓舞,也是激励。 现在,她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参与公益机构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的教学工作,帮助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朋友了解中国书画艺术、了解宁波。这家公益机构已在数年里累计招收了逾万名外籍学员,以“两小时画牡丹”的方式帮助“老外”们迅速与国画拉近距离。与此同时,一支“外籍创作团”组建起来,成员们共同谱写了一首首中外交流的美妙歌曲。 今年,她还参加了“70国70友人共绘70米牡丹长卷”的行动,将在今年10月为新中国华诞送上贺礼。她希望,宁波能为外籍友人创造更多开展人文交流的机会,搭建中外人士团结友爱的“大花园”。 保护创新 扩大进口 “近十年来,我们公司没有一起因涉及知识产权保护而引发的纠纷。”美商独资企业,宁波万汇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的负责人郭平骄傲地告诉记者。 昨天上午,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特别提到,将“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作为企业一线的知识产权负责人,郭平感同身受。 “我接触这块工作已经十来年了,最大的感受是,宁波相关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做得很到位。”郭平说,早在十多年前,宁波相关主管部门就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老师和领域内有经验的专家,对企业员工展开培训。每年组织一次,为期一周左右,对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认知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维护内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需要,更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主席的话在企业管理者心中泛起层层涟漪。郭平表示,现在各行各业,知识产权意识越来越强。“我们企业作为外向型的生产制造企业,产品研发立项之前,都会提前进行知识产权分析,确认没有风险,才会推出新的产品。” 昨天上午,宁波海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口部门负责人周散根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直播。当听到习主席提到“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时,他和同事会心一笑。 海田集团是中国出口企业200强,在2018年度宁波进出口企业排行榜中名列第八。一直以来,外界往往关注海田的出口,忽略了它的进口。“习主席在演讲中提到,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就海田而言,我们的进口,有力地助推了企业出口。”周散根告诉记者,海田集团根据生产需求,以进口塑料、橡胶等工业原材料为主,通过在全球寻找价值洼地,降低了企业的综合要素成本,同时也更好地支撑了企业的发展。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港口”“开放”的核心优势,宁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做大进口产业,构筑起全球商品、原材料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通道,勇做我国扩大开放的排头兵。 人才交流合作 港口互联互通 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随着“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不断深入,具有国际经验和背景的创新人才需求日益旺盛。 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同各方一道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大举措。这一番话令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备受鼓舞。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一带一路”世界青年学者研讨会上,该所吸引了来自德国、瑞典、美国、英国、新加坡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学者参加。活动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促进交流合作,助力青年学者成长。黄政仁表示,宁波材料所将搭建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汇才聚智新载体,构筑常态化国际人才智力项目合作交流平台,为宁波“一带一路”建设和青年学者的成长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技术、人员的流通,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而基础设施则更是互联互通的基石。 昨天,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 “港口是互联互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宁波舟山港作为全球第一大港,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积极投身全球航运互联互通网络建设,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最佳结合点。”收看完演讲,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涛感慨地说。 江涛介绍,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方向,目前宁波舟山港的航线数量已从2013年的73条增加为现在的90余条,箱量也从当初的753万标准箱增加为超1000万标准箱。“丝绸之路经济带”方向,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数量新增加了10条,达到14条;海铁联运线路覆盖城市从14个增加至46个,海铁联运年业务量已超60万标准箱。 习主席强调,下一步要“新布局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这为宁波舟山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江涛认为,作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及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舟山港已连续10年成为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相信宁波舟山港可以借着这股东风,加快从大港向强港迈进,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