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闻/文明看宁波/广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27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美的名字 汇聚甬城最美的精神

图为“最美宁波人”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张昊 摄)

    记者 张昊 通讯员 潘智

编者按  

  在2018年,四明大地再次涌现出许多平凡而令人敬佩的宁波人。他们的故事,闪耀着信仰、道德、人性的光芒,丰富着最美的含义,他们汇聚成这座城市最美的精神。

    “最美宁波人”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昨天举行,揭晓了11位年度人物。这些最美的名字,如一座座高山,令人景仰;如一缕春风,给人温暖;又似一盏盏明灯,照亮心田。

    “最美人物”和“最美群体”的竞相涌现,成为我市的道德高地、精神标杆和亮丽风景。他们身上的最美故事,源自道德的力量,展现出明德至善的社会风尚。正是这样的示范引领,宁波的精神文明建设才根深叶茂,繁花烂漫。

    温暖生命的一双双大手

    2017年4月,下咽癌患者老李病情复发,出现大咯血,刚做完手术的邬振华医生接到电话后飞快地跑到病人身边,一边安慰病人,一边跪地为其止血。经过40分钟积极抢救,病人化险为夷。他的背影随后一度刷爆了朋友圈。

    在颁奖现场,邬振华轻描淡写地说,在紧急情况下,他们会用各种反常的姿势,不会顾及自己是否别扭。这其实是医生很常用的做法。

    人们看到的是,邬振华医生在危急情况下跪地,用最美的姿态表达医护工作者对生命的敬畏。

    为了生命的完美谢幕而努力的是从事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已达十年的陈君艳。

    外婆的猝然离世,让她意识到“好好地说再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她开始接触临终关怀,陪伴病人与死亡和解。“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不在于治疗疾病,而是有一个温暖的陪伴,对家属也是一种支持。”

    在她感召下,1300多名志愿者加入临终关怀的志愿服务行列。大家评价陈君艳像个小天使。“临终关怀让我更加懂得敬畏生命。”

    陈效平2003年因眼底出血导致双目失明,但是他不放弃、不颓废,找回了少年时的文学创作梦,2006年开始使用语音软件写作。在顽强的毅力支撑下,他发表了350多万字的作品,捧起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奖杯。

    写作带给了他光明,他再用这光明去照亮他人。“我失明之初,终日无所事事,当我振作起来后,深知盲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所以我就组织盲人阅读,帮助别的盲人朋友,用语音软件阅读优秀作品,陶冶情操,提高生活品质,努力让更多盲人朋友的心灵充满阳光。”

    敬业奉献的一座座灯塔

    在宁波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安服务综合办理区,王营定的口头禅是“我会帮您办好的,放心”。让群众少跑,让自己多跑,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他是宁波“最多跑一次”改革路上的尖兵,在全国公安机关首创了“三多三少”窗口工作服务法,推出“五个一”便民服务举措和“3+3”窗口简约服务礼仪,和团队一起开发出“阿拉警察”APP,为超过100万名办事群众提供便利。

    “以前如果群众不符合审批条件,就退回去修改补充材料。‘最多跑一次’改革后,我们帮着他想办法,主动打电话去补材料。昨晚11点还有群众在微信上向我咨询。”

    同样把全部精力扑在工作上的还有积极推动各界力量精心做好院士联络联谊工作,搭建“引才之桥”的范世清。他带领团队率先提出了“院士工作站能力提升计划”和创建示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做法,主持起草了宁波院士工作站建设等多个探索性管理文件,有力助推我市院士工作站建设和院士服务工作。

    攻克电力疑难杂症的浙江省电力公司首席技师张霁明,捧到现场的是22本厚厚的笔记本。幼时双耳失聪的他,凭着一丝不苟的韧劲,坚持从安装-维修-测试全程参与电力公司业务。为了掌握设备性能,他把十几本厚重的设备说明书倒背如流。

    四周寂静,心跳却愈发澎湃。心无旁骛,炼就港城工匠。

    “前童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温度、让吃货有无穷想象空间的地方,欢迎大家来听我讲前童的故事。”

    郑莲亚为了四肢一级残疾的女儿放弃稳定的工作,26年来不离不弃地悉心照顾,同时又为了古镇的旅游事业关闭了自己经营的店铺,并全身心投入到前童旅游开发及古镇保护工作。一位德国的游客听了她的导游解说后赞不绝口:“我走了中国这么多地方,从来没听到过这样倾注自己全部热爱和心血的讲解。”

    用满腔热情投入乡村振兴,是从省城外贸企业辞职回乡创业的80后宋小赞。她顶着父亲的不理解和村民的不认同,开始担任农村淘宝讲师。靠着诚信经营的理念赢得口碑,利用电子商务挖掘农产品资源,带动冷西村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年销售额增长5%。她充分利用微信营销,建立粉丝群和微信销售团队,促进了奉化农副产品产业升级,取得骄人的成绩。在现场,她道出肺腑之言:“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乡村变得更美了,我也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大家说‘小赞真棒’!”

    扶贫扶智的一支支火炬

    “慈善是秋天收获的快乐,让世间充满幸福和温馨”,这是宁波商人储吉旺对慈善的理解。

    2003年10月,他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建立“吉旺慈善帮困基金”,至今已累计向慈善公益事业捐款超过1.4亿元。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做慈善,积极宣传慈善观念,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慈善活动。

    “赚天下的钱,要为天下服务。”储吉旺在现场说,“我觉得,通过慈善别人得到了解决困难的快乐,我得到了希望的快乐,社会得到了和谐的快乐。做慈善是很快乐的事。”

    “我清晰地记得,您给我书那天的情景。我们看见一位面带微笑、满脸慈祥、精神矍铄的爷爷,亲手将崭新的书放到了我们的手上。”颁奖现场,主持人读了一封来自贵州普安县孩子的书信。

    这位爷爷是连续10年为普安县孩子送书籍的陈伟高。退休后,他发现山区孩子存在课外读物匮乏的情况,就组建了“书知天下·镇海人”爱心群,连续10年为贵州普安县孩子送书籍。

    扶贫必先扶智,爱心团队迄今为止累计为普安51所学校2.3万名学生送去30多万元书籍,送去了向阳而生的希望。孩子在信里还说:“我如同沉浸在节日的快乐里。一本好书,对我来说是何等贵重!陈爷爷,我太喜欢您给的故事书了,我在上面大大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好像害怕它会消失不见。感谢您点燃了我遨游知识海洋的热情。”

    “我们来,就是做事情的!”秉承为延边人民服务的理念,奉化16位医护人员去年远赴吉林延边安图和珲春开展对口医疗援助行动。

    帮助医院规范急诊体系,实施安图首例无痛分娩,建设远程医疗服务中心,开展网上问诊……奉化杏林援边医疗队的医生回答主持人问题时说:“我们把宁波的科学管理经验、医疗服务的理念带了过去,更重要的是把宁波人民的一片真情带到了延边。”还有一些队员仍然坚守在延边,通过视频向全场观众致意:“我们虽然没有来到现场,但一样感到十分振奋。我们将带着使命责任,继续做好医疗帮扶,助力手拉手心连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