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时代的“苦儿流浪记”

——电影《何以为家》观后

    清宸

    由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的《何以为家》,是我近期看过的最震撼人心的一部外国片。就拍摄手法、镜头呈现而言,也许它远远称不上“完美”。但看完影片你就会觉得,该片斩获第71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第9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第76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提名,完全实至名归。

    《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迦百农”是《圣经》中耶稣的发迹之地,但它也是被耶稣诅咒过的地方,代表了“混乱与灾难”。影片以此为名,意在象征触目惊心的人间乱象。影片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赞因,起诉控告自己父母的故事。故事一开始,小主人公赞因就已经被逮了。他眼眸低垂,稚气未脱,但满脸是对世间万物鄙夷不屑的神情。法官问他多大,他用下巴“斜”了一下身旁的父母:“问他们。”法官问他“为什么站在这里?”他冷漠作答:“我用刀捅了个混蛋,我不想辩解,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电影的主体情节至此才以倒叙手法缓缓展开:广角全景拍摄下,破败不堪的贫民窟中,尘土飞扬、蚊蝇轰鸣。穷街陋巷里,大人迟钝,孩子邋遢。赞因白天拖着硕大沉重的煤气罐到处送货,夜晚则在街头兜售甜菜汁,甚至还得去药店,通过撒谎帮制毒谋生的父母购买原材料……赞因一家是叙利亚难民,逃到黎巴嫩后,成了黑户。他的父母只生不养,把男孩当作苦力,若不就范,非打即骂,譬如赞因;将女孩子视为农作物,一旦“成熟”,早早嫁人,获取聘礼——譬如赞因的妹妹萨哈。赞因在眼睁睁看着年仅11岁的妹妹被强行送去给房东儿子当老婆后,愤懑难耐,离家出走。

    赞因就是这样一个苦难环境中如蝼蚁般生存的小男孩。出走后的他遇到了打黑工的单亲妈妈拉希尔和她那“见不得阳光的”儿子尤纳斯。他们过着没有合法身份者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可拉希尔是个有爱的母亲,她收留了赞因。可惜拉希尔不久因非法务工被抓了。赞因用几个破锅做了辆小拖车,拖着小尤纳斯沿街流浪。小尤纳斯左顾右盼,眼神明亮,尚不知人间疾苦。赞因则早就沧桑历尽,欲哭无泪。赞因即便自身难保,也没有丢下尤纳斯。他养育他,照顾他,谁敢打他“弟弟”的主意,他就爆粗口,挥挥自己皮包骨的拳头,眼中射出凶狠目光。“世上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赞因肯定不会热爱自己所处的残酷生活,他只是不曾放弃善良和希望。对于一个12岁的男孩来说,赞因哪有能力抚养一个婴儿?他拖着“弟弟”走在街头的背影固然倔强坚韧,实际却迷茫无助。世界之大,何以为家……

    赞因最后的反抗缘于得知妹妹因小产失血过多而去世的消息。怒不可遏的赞因拿起刀,要去干掉他那个“妹夫”,于是才有了影片开头法庭上的那一幕。满脸无所谓的赞因看透了这一切!“生活就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我住在这里的地狱,像一堆腐烂的肉。”现实中所有被矫饰起来的花团锦簇,被这个12岁男孩的刻骨痛恨碾成了齑粉。

    有人生来便锦衣玉食,有人出世就忍饥挨饿。在《何以为家》的电影语境下,“人生而平等”是“赞因们”难以企及的理想。该片不仅展示了现实的不公,而且揭示了造成这么多人无家可归的罪魁祸首——战争。频繁战争导致的贫困问题和难民问题一直困扰着黎巴嫩社会,随之泛滥的婚姻陋习、偷渡贩毒、人口买卖等诸多社会痼疾更是荼毒甚广。这些问题能一蹴得到解决吗?不能。但《何以为家》的导演坚信:电影是可以改变社会的。

    影片的尾声,赞因有了身份,需要拍张证件照,可他已被生活折磨得不会笑了。直到摄影师说:“赞因,笑一下,这是拍护照照片,不是死亡证明。”孩子这才露出了全片中唯一一次莞尔。这个笑容同时也成为全片最大的泪点。“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孩子的美好和现实的残忍之间所产生的强烈撕扯,生生搅碎了人心。据说,此片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而此片最大的意义恐怕也就在于引起关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