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炜宁 通讯员刘利峰)宁波有高校16所,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6万人。宁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育人理念、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启动高校思政工作改革,聚焦高校思政关键领域和短板弱项,梳理出54项改革任务清单以及每所高校5项至7项攻坚任务清单,明确完成时间和实施路径,打通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思政理论课的专任教师配备就在改革和攻坚任务清单内。各高校实施思政理论质量提升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以更优厚的待遇吸引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层次人才,通过大学科、跨学科建设,加强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建设,加强辅导员专业教学培养,选拔培养优秀辅导员转任思政理论课教师。眼下,宁波高校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数量从2017年的160名增加至220名。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重点培养40名市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设立总额200万元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经费,组织每名思政理论课教师参与课改,培育和推广一批精品思政理论课。 与此同时,构建思政全社会育人体系。宁波成立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推进思政教育全课程覆盖,将课堂价值引领要求写进人才培养方案、写进教学大纲、融入课堂教学,逐步构建起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 此外,在甬高校改革课堂教学形式,把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宁波帮”精神等融入课堂教学和育人过程;将思政课堂搬到革命老区、社区、企业、乡村,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领悟社会的政治担当和伦理责任;依托学校书院建设,将思政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社区。同时推进混合式网络试点教学。 整合社会资源全员育人。“知行新说——百名兼职思政导师进高校”活动,聘请党政领导干部、各领域专家学者等为兼职导师,在学校、社区、企业车间为大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浙江故事、宁波故事和身边故事,深受学生喜爱,被誉为“有泥土味的家常话”和“有人情味的思政课”。16所在甬高校培育132个青年大学生学习小组,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微课程,通过朋辈宣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