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农机示范大户李小江:

立志种粮初心不改

扫码上甬派
看访谈视频
李小江向记者展示合作社各类农业机械。(徐欣 摄)

    记者 徐 欣 

    【人物名片】

    李小江,今年55岁,余姚三七市镇田螺山粮食(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通过走农机合作社道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帮助种粮农民增收致富,使三七市镇成为我市首个粮食产值超百万元的乡镇。李小江荣获全国“二十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农机示范大户、宁波市优秀种粮大户等称号,田螺山粮食(农机)专业合作社也被农业部、浙江省、宁波市评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又是一年春耕农忙时。在合作社的1.8万亩农田里,各类“智慧”农机每天连轴转。我们社员也得趁着好春光做好春耕扫尾工作。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我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点力。

    种田告别“三弯腰”

    1995年,为解决三七市镇农民竹笋、杨梅等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我开始从事农产品销售工作。2003年,看到很多土地出现抛荒现象,我萌生了规模化流转土地发展粮食生产的想法。当年,我就在三七市镇承包了270亩土地种植水稻。然而,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我仔细分析了亏损的原因:一个是因为亩产量上不去,另一个原因是种植规模上去后,需要的劳动力也相应增加了,这方面的成本支出吞噬了大量的利润。

    现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劳动力越来越紧缺,种粮想要有效益,一定要走机械化道路。就拿插秧机来说,1台机器可顶20个劳动力,机器换人,成本就大大减少了。

    2008年11月,我和另外7个种粮大户合伙组建了余姚市田螺山粮食(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起步之初,仅有14台插秧机和2台收割机。如今,我们田螺山粮食(农机)专业合作社可谓“兵强马壮”,拥有各类大型农业机械200余台(套)。其中,插秧机64台、收割机20台、烘干机36台、拖拉机47台、高压植保机25台……合作社社员人数也从最初的8个人增加到现在的150余人,承包粮田总面积达1.8万亩,粮食亩产普遍在450公斤以上。咱们三七市镇成了宁波市首个粮食产值超百万元的乡镇。

    我们有23架无人机。植保无人机可在3米至7米的低空作业,喷洒速度快、用药均匀,一架无人机就抵4个劳动力,还能节省农药成本30%以上。

    合作发展求共赢

    2009年,我们田螺山粮食(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部门支持下,成立了宁波市首家农机作业服务中心,以低廉的价格为农户提供耕作、植保、收割、加工等系列服务。目前,我们合作社稻田作业面积有2.8万亩,可为三七市镇及周边乡镇农户提供农机维修、粮食烘干、米业加工、统防统治、信息咨询、农资购买、测土配方等全方位服务,近两年向农民让利100多万元。

    去年4月,我还把三七市、丈亭、陆埠等东部3个乡镇的8家农机、粮食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了稻田作业面积达12万亩的田螺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联社。

    组建合作联社,目的是做强做大农机服务和粮食生产。成立联社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取暖。无论插秧还是收割,各家的农机经过统一调配,可有效提高农机的使用率。同时,稻田作业面积翻番后,农资经销量也随之扩大,通过这种抱团方式,我们在与农资生产企业“讨价还价”中增加了话语权,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现在,合作社还建成了可容纳200余人的农民培训学校。我要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务,提高大家的科技致富水平。

    通过走农机合作社道路,种粮收获越来越大,劲头也越来越足,我的个人种植面积也从当初的不足300亩扩大到眼下的2550多亩,成了我市种粮面积最大的农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