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行走基层·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足“绣花功夫” 让垃圾分类成为农村“新时尚”

黄避岙乡垃圾投放点的网格公示牌。
黄避岙乡的阳光房垃圾处理站。
陈远超查看阳光房内垃圾发酵情况。
高泥村村民欧月芳检查垃圾投放情况。

  记者 何峰 通讯员 王德平 文/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

    垃圾分类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在农村,垃圾分类能提高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水平,巩固和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农村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等“三大革命”中,垃圾革命由于牵涉面广,既是难题,也是重点。

    上周,本报记者来到首批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创建单位象山的黄避岙乡,蹲点采访当地“定点投放、统一清运、分类处置”的垃圾处置模式,探访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让垃圾分类在农村成为“新时尚”。

  

    确定分类方法 “万里长征”走好第一步

    上周六凌晨五时,西沪港刚露出一丝鱼肚白,陈远超就驾车来到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熟练地用车上的空桶置换垃圾投放点的4个垃圾桶。每天凌晨三时起,陈远超和两个小伙伴兵分三路,穿行在美丽的斑斓海岸线,以“以桶换桶”的方式,将黄避岙16个村的垃圾桶转运至乡垃圾中转站。“高泥村的垃圾分类做得不错,村民的分类和投放都很精准,尤其是厨余垃圾,桶里极少见到塑料袋。” 陈远超说。

    高泥村被誉为“浙江网箱养殖第一村”,村民在耕海牧渔的同时,也将村庄建设成一个“大花园”:在每一条石板路边精心种植花草,在每一栋农房上画上栩栩如生的黄鱼墙绘,将每一个庭院打造成景观小品。

    上午九时多,身着红色志愿者服装的村民欧月芳来到里高泥自然村的一个垃圾投放点,古色古香的亭子里放置着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个桶,分别对应绿色、蓝色、黑色和红色。欧月芳逐个打开盖子,探过头仔细检查桶里的情况。“检查重点是厨余垃圾桶,一定要看清楚里面有没有其他垃圾,如果有的话,就得挑出来。”欧月芳告诉笔者。

    笔者在投放点看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上方,张贴着印有应投放物品的文字清单和图案的告示,醒目且易于辨认。

    欧月芳是高泥村的垃圾分类网格员。每天上午九时和晚上七时,她要去7个投放点检查垃圾投放情况。“村里推行的是‘一次四分’法,刚开始推广那会,村民经常将垃圾放错地方。我们发现就指出来,经过两年的宣传和实践,现在村民很少出错了。”欧月芳说。

    黄避岙乡2017年6月开始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全乡垃圾分类覆盖率为100%,垃圾回收率为32.9%,分类精确率在90%以上。“能否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关键是源头能否实现合理分类。因此,选择一个让老百姓易于接受、便于熟记的操作方法极为重要。经过多方考察和比较,我们选的是‘一次四分’法。”黄避岙乡党委副书记赖文浩说。

    “村民家只放两类垃圾桶,一种放厨余垃圾,另一种放其他垃圾,电池等有害垃圾的量非常少,村民会收集起来。”里高泥自然村负责人陈来丰带着笔者来到村民沈美娟家,他说,村民带着两只桶去投放点,将垃圾分为四类,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桶。

    笔者走进村民沈大伯家,发现厨房的垃圾桶是空的。“早上吃剩的饭菜已经倒到投放点了。”70多岁的沈大伯对“一次四分”法如数家珍,“厨余垃圾里不能放进不会烂的东西,尤其要把塑料袋挑出来,废报纸、废塑料、旧衣服、金属、废玻璃要放进可回收物垃圾桶。”

    推进垃圾分类 打一场循序渐进的持久战

    推广垃圾分类之前,黄避岙乡做了充分的准备,分批派出党员和村民代表去墙头镇溪里方村、盛王张村等地参观学习,印发了宣传资料,通过集中学习和入户指导的方式开展培训。

    “推广垃圾分类要持之以恒。这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不容易。村里老人不少,让他们做到熟练分类更是需要一个过程。刚开始推广那段时间,我就守在投放点,村民来投放时,一边查看一边指导。”沈美娟也是垃圾分类网格员,说起那段日子,她感慨颇多。

    黄避岙乡在垃圾分类中实行乡、村、组、户四级网格管理。“每个建制村为1个总网格单元,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担任网格总片长或网格长;总网格下设若干网格小组,每个网格小组由10户至25户农户组成,由网格员负责管理。”赖文浩说,全乡划分为180个网格小组,设置固定投放点180个,村干部等骨干按照就近原则纳入各网格小组,担任网格长或网格员。“网格员经常入户讲解,负责垃圾分类的政策宣传、工作指导和巡查监督,实现无死角管控。”陈来丰说。

    笔者看到,垃圾投放点侧面的墙上公布了该网格的示意图,以及网格小组长、网格员的联系电话和主要职责。“村民发现有人投放错误或其他情况,可随时拨打电话反映。”沈美娟说。

    “垃圾分类的推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让骨干养成习惯,再向村民‘扩散’。”高泥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华告诉笔者,“垃圾分类能否成功,党员能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非常关键。我们的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带头垃圾分类,并入户指导,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朱中华说,2017年,村里推广垃圾分类时,党员经常在晚饭后入户宣讲和检查分类情况,苦口婆心地说、手把手地教,让村民慢慢养成习惯。

    沈美娟对那时的景象记忆犹新,“村民一般早晚各投放一次垃圾,我就拿着《垃圾分类情况检查统计表》守在投放点,记录每家每户的投放情况。同时,发现错误投放,就当场指出来。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纠正,大家终于记住了四分法。”沈美娟打开一个厨余垃圾桶的盖子说,“你们看,现在厨余垃圾桶里不会出现塑料袋了。”

    “发挥党员、红马甲志愿者、垃圾分类网格员等骨干的作用,引导各村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让村民增强自律意识。”赖文浩说。在高泥村,垃圾分类经历了党员干部“我先行”、志愿者“我有责”到群众“我看齐”的过程。

    如今,高泥村的村民既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评价者和受益者,也是监督者和引导者。“部分村民也就春节回来住几天,他们一回来,亲戚朋友就提醒他们垃圾要分类投放。”欧月芳说,“大家都说,实行垃圾分类后,村里环境变美了,苍蝇蚊子减少了,住着越来越舒心。”

    完善体系建设 打造农村垃圾处理闭环

    村民的源头分类和投放,只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开始。

    陈远超将垃圾桶运到垃圾中转站后,分门别类进行处理。首先,他把厨余垃圾倒进阳光房垃圾处理站。陈远超领着笔者走上垃圾处理站,他一把拉起仓盖,里面涌出一股热气。和笔者想象中臭味四溢的情况完全不同,仓口并没有闻到刺鼻的味道。笔者数了一下,这样的阳光房,这里共有10仓。

    “每个阳光房可储存20吨左右的厨余垃圾,县农业农村局邀请同济大学进行技术攻关,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堆肥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40天,提升了堆肥周转率。”赖文浩介绍,这套处理设备日均处理厨余垃圾1.6吨,可满足16个村厨余垃圾的消纳处理。

    陈远超从各投放点运来的其他垃圾,则交给了这里的分拣师傅陈光明。笔者在分拣大棚里看到,纸板、玻璃瓶、易拉罐、塑料瓶、泡沫箱等被码得整整齐齐,这些都是陈光明的“劳动成果”。

    随后,经过分拣的垃圾被压缩打包,由专车运往垃圾填埋场。厨余垃圾就地消纳,有价值的物品被分拣,运往填埋场的垃圾总量就能减少。赖文浩介绍,垃圾分类刚推行的2017年,黄避岙乡运往填埋场的垃圾每月为300多吨,去年平均每月减少110吨左右,降幅33.7%。

    垃圾分类是否成功,核心指标是减了多少量。“农村垃圾分类,推进源头分类是重点环节,但关键是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处理体系,打造农村垃圾处理的闭环,真正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垃圾革命的目的是美化家园、保护环境,把运往填埋场或焚烧炉的垃圾数量降下来。

    从象山的实践看,2017年该县农村生活垃圾填埋量9.142万吨,较2016年减少124吨;2018年填埋量8.3878万吨,比2017年减少7542吨,降幅8.9%。“推广垃圾分类后,垃圾减量的成效在象山农村得以实现。”象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黄避岙乡计划将现有的垃圾中转站升级成垃圾处理综合体,除目前具备的厨余垃圾消纳、分拣打包、压缩转运等功能外,还将增加垃圾回收功能。“我们将邀请有实力的垃圾回收企业入驻,收编各村‘破烂王’,统一时间、统一价格,将垃圾回收至垃圾处理综合体。”赖文浩说。

    “就减量化目标而言,厨余垃圾的空间基本被吃净榨干,要在回收这个环节上多想办法。”象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尤其是体积庞大、附加值低的泡沫、玻璃等垃圾,通过回收公司回收,‘切断’它们通往填埋场的路,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的压力。”

    弥补回收短板 分类施策实现垃圾资源化

    “象山县摸索出一条低成本、可复制的农村垃圾分类之路,截至目前,垃圾分类实现建制村覆盖率近90%,但提升空间仍很大。”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区域不平衡和回收体系不完善是最大的短板。

    农村垃圾分类,加快推进覆盖面迫在眉睫。农村点多面广,需要大量的宣传员、督导员、协管员进村入户,加之各地重视程度不一,造成各村之间的差异极大。此外,农民群众分类习惯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始阶段,不少村民感到不适应、不方便,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分类、投放不规范经常出现。“垃圾分类会出现反复,要多宣传、多监督,这项工作需要常抓不懈。”陈来丰说,“垃圾分类还需要村民‘齐步走’,只要有一个村民把塑料袋扔进厨余垃圾桶,垃圾分类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在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终端模式呈多样化态势。除了阳光房堆肥,我市还有焚烧、填埋、机器成肥、低温堆肥、厌氧产沼、虻虫消化、微生物降解处理等模式。这就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根据垃圾总量和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消纳处理方式。

    目前,我市各地比较注重厨余垃圾的资源利用、就地成肥,对塑料、橡胶、玻璃、金属、皮革及衣物、旧电器、旧家具等可回收垃圾,缺乏有序的配套处置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参与度不高,导致垃圾回收利用率不高,进而影响了农民群众源头分类的积极性。

    “低附加值的垃圾往往体积庞大,商业公司考虑到成本因素,对这些物品不是很感兴趣。如何通过政府的介入,结合市场化的手段和方式,消纳这些物品,最大限度地实现减量化,值得好好探讨。”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负责人表示。

    目前,象山计划规划建设镇级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力争每个镇乡都设置1处专业回收站点,重点扶持培育“搭把手”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通过“市场化+政府适当补贴”形式,激活整个回收环节的积极性。

    相关链接

    我市开展“垃圾分类进农村”活动

    我市将开展以“垃圾分类进农村,秀美乡村践于行”为主题的“垃圾分类进农村”活动。

    据介绍,“垃圾分类进农村”将结合我市实际,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垃圾分类宣传、青年志愿服务、寻找垃圾达人、搭把手两网融合、人员培训、示范创建”等七大类活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打造美丽中国“宁波样板”作出新贡献。

    2018年,我市农村月生活垃圾总量19677吨,月回收利用量5943吨,回收利用率为30.2%,无害化率100%。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强化典型总结和示范创建,培育一批高标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示范村(社区)。2019年,根据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计划,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350个以上,新增省级试点村30个、高标准示范村20个;创建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乡镇15个以上。(何峰) 

    记者手记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分拣、回收等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瑕疵,都会使分类效果大打折扣。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进入“下半场”,用“绣花功夫”推行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垃圾分类,要在农村成为“新时尚”,需要设计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要充分利用农村是熟人社会的优势,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专人开展指导、宣讲和监督,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垃圾分类,要在农村成为“新时尚”,要紧紧依靠骨干力量。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志愿者和妇女的积极性,高泥村摸索出的党员干部“我先行”、志愿者“我有责”、群众“我看齐”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值得借鉴。

    垃圾分类,要在农村成为“新时尚”,需要打一场持久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会有反弹,甚至出现回潮,需要将宣传和监督有机结合,将垃圾分类成效和个人利益挂钩,让垃圾分类真正入心入脑。

    垃圾分类,要在农村成为“新时尚”,需要重视体系性建设。垃圾分类已进入“下半场”,不少人关注的重点仍在“分类”上,但在实践中,要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回收体系建设和厨余垃圾的就地消纳是最大的短板,须尽快完善。(何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