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天碧水开始逐渐回归宁波百姓生活。(冯瑄 摄) |
本报讯(记者冯瑄 通讯员陈晓众)今天是世界环境日。昨天,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18年宁波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这份“体检报告”显示:宁波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健康”了。 特别是市民最为关注的水和空气,主要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地表水水质优良率稳步提升,劣Ⅴ类水质全面消除;中心城区PM2.5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臭氧污染得到初步遏制。 大气环境是百姓关注的一大焦点。公报显示,2018年市区(不含奉化)空气质量继续好转,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33微克,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每立方米35微克)。全年空气质量达标320天,超标45天,其中轻度污染36天,中度污染8天,重度污染1天。 全市除慈溪市、余姚市、江北区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外,其他区域六项大气环境常规污染物均达标。市民最为关注的灰霾天气也有所好转。2018年全市霾日共25天,比2017年减少13天,下降3.6个百分点。 在大气环境中,大家另一个较为关心的话题是酸雨。去年,全市降水酸性程度有所改善,平均酸雨发生频率为58.1%,同比下降了6.5个百分点。与2017年比较,北仑区和宁海县降水酸性程度由中酸雨区好转为轻酸雨区。 和大气环境一样,大家对水环境的关注度肯定同样很高。去年,我市地表水水质总体有所改善,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地表水80个市控监测断面中,水质优良率80%。宁海县、象山县、奉化区水质综合评价为优,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海曙区、北仑区、高新区、镇海区、余姚市为良好,其他区域均为轻度污染。 让市民放心的是,2018年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全市重点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34个,水质达标率100%,其中Ⅰ类水的水源地1个,Ⅱ类水21个,Ⅲ类水12个。饮用水源水华总体处于可控范围。 相比之下,海洋环境可能最让大家担忧了。2018年宁波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总体较高,水质较差,所有近岸海域海水均为劣Ⅳ类水质,不能满足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要求,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声环境方面,2018年,宁波市区(不含奉化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6.1分贝,声环境质量属一般。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区域声环境质量均属较好,其中,象山最为安静。 在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上,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较好水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80.3,等级为优(EI≥75),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6。镇海区、慈溪市、江北区生态环境状况为“良”,其余各地均为“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