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党史·方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10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百废待兴到万象更新

——20世纪50年代宁波发展掠影

1959年建成的梅山盐场。
1954年7月,宁波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宁波女中大礼堂举行。
1954年的宁波太丰面粉厂生产车间。

    王 佳           

    1

    1953年,一个历史的节点。

    这一年,宁波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因是海防前哨,当时,国家建设项目极少落户宁波。宁波提出坚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主攻农业,以提高粮食产量为重点,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建设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项目,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也是在这一年,随着民主改革任务的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宁波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开始了广泛的增产节约运动。

    这段火红岁月,辉映着宁波阔步向前的足印。足印中,1954年的技术革新特别亮眼。

    是年,宁波的增产节约运动重心,始从凭借劳动热情,偏重加班加点、拼体力、加大劳动强度的竞赛,逐步向提合理化建议、推广新经验新技术方向发展。

    在技术革新运动中,企业负责人转变工作方式,改变过去只计产值、忽视成本和质量的做法,对于生产上出现的难题、发现的问题,发动群众攻关。

    据1954年第三季度统计,宁波市提出课题170个,职工在攻关中提出合理化建议711条,其中480条被采纳,解决了生产中不少薄弱或关键环节的问题。

    第一联合布厂技工黄阿甫改进布机五齿轮装置,提升了棉纱的利用率,在全市、全省范围内被广泛推广;恒丰布厂在推广“五一织布法”基础上,总结周大美等人的操作经验,使职工的看台能力提高14.4%;宁波铁工厂技师单跃武改进“刨老虎脚爪”工具,工效提高17倍。

    1954年,宁波市还推广了24项先进技术和经验,效果卓著。太丰面粉厂施行“前路出粉”工艺,每小时产量比1953年提高38%。宁波榨油厂运用“李川江榨油法”,仅1954年第三季度就多出油1.6万公斤。建筑行业普及“苏长有双手挤浆法”“杨德重抹灰法”,砌砖效率提高1倍左右,抹灰效率提高1倍多。

    1955年,工人群众再接再厉,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92项。其中,太丰面粉厂使用“中路添装麸皮机”,第一季度就为国家多生产粮食制品8万公斤;食品公司推行“嵊县装蛋法”,运输中鸡蛋破碎率由4%降低到1.8%。

    到1956年,宁波超额完成“一五”计划生产任务,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36%,其中工业达17.19%。

    2

    “四明山下筑水库,可比银河下山坞。倾盆大雨不受洪,旱来湖水满田流。”这是一首四明湖建库时的宣传诗,曾激励无数水库建设者。水库建成后,灌溉面积达33.5万亩,其中20万亩农田旱涝保收,在当地有“致富湖”的美誉。

    四明湖水库,总库容1.24亿立方米,正常库容7946万立方米。如此库容,在当时“前无”先例。动工兴建前,“库区”移民移房,工程不可谓不浩大。

    1958年10月1日,项目破土动工。6400多人兵分三路,一路挖坝基做中心墙,一路运土筑路铺轨,一路筹集物资赶制各种工具。

    党史资料中记录下这样一组数据:卸土车1200辆,各式手拉车730辆,大小木滚筒15只,木轨道9500米,木夯20只,煤铲200把,土箕7000双。还有自制土硝炸药,木材442立方米,毛竹3万公斤,钩子4800只,铁圈2400只,铁钉720公斤。

    “四明湖”原是余姚梁弄区内比较平坦的万余亩农田,属梁弄大溪,溪流经邱家湾村边,两边有山。此地最为狭窄,选为水库拦水坝址。施工场地非常开阔,工地场景热火朝天。

    “抢晴天,抓阴天,微风细雨当好天,电灯底下当白天,争取一天当两天”是当年工地的真实写照。民工公社组团、管理区建营、大队建连,分地段、定线路、争速度、求高效,你追我赶相互鼓劲。

    经过150多个日夜奋战,输水隧道打通,大堤加高至8米,堵口蓄水提上日程。工期选择在少雨季,因为堵口不能停,需跟“老天爷”赛跑。坝口上,众人一心,填土、打夯轮换着来,没有一丝停歇。由于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气象条件具备,一举获得成功,工地一片欢腾。

    之后多年,四明湖水库经过几次大的整修,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设计、万年一遇校核,并由水利部授予“国家一级水利管理单位”奖牌。如今的四明湖,是浙东的明珠,吸引着八方来客,更造福着四乡八邻。

    四明湖水库建设,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宁波掀起水利建设热潮的一个缩影。

    时间拨回到1957年,是年12月6日至10日,中共宁波地委召开会议,研究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号召在1957年冬1958年春开展大规模的兴修水利运动。12月30日至次年1月1日,地委召开县委书记座谈会,提出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三年消灭普通水旱灾害的初步意见。

    此后几年间,每到入冬时节,各县、区、乡,村村岙岙,红旗飘扬,每日几十万人上水利工地。两三年间共动工兴建大大小小水利工程上万处。其中,在宁波家喻户晓的姚江大闸,是当年兴建的重点水利工程。

    建闸前,受洪、涝、旱、潮、咸、虫等灾害影响,姚江两岸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阻咸蓄淡是姚江两岸人民的世代愿望。据相关资料记载,姚江属平原型河流,河床平坦,易受外江潮汐影响。一般连晴20天左右,咸潮便要上溯,丈亭以下江水变咸;连晴40天左右,咸潮会上溯至通明江,江水无法用于灌溉。

    1958年,又遭遇大旱,连续干旱90多天,要求治理姚江的呼声高涨。同年9月,宁波地委投入自筹资金160万元,领导宁波人民开始动工兴建姚江大闸。

    近2万民工和技术人员连续奋战9个月,开挖了长1240米、底宽190米的新河道,填堵旧河道300米,完成土石方190.4万立方米,使河道变直,代替原来7240米的大弯河道,并于1959年6月在新河道上提前基本建成姚江大闸。

    姚江大闸运行至今已有60年,一直担负着姚江两岸52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同时为城乡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环境生态用水,发挥阻咸蓄淡、抗台排涝等功能。

    3

    61年前,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奔赴梅山,翻开气吞山河的梅山盐场建设史篇。在当年的宿舍区旧址,梅山盐场纪念馆铭记着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梅山盐场始建于1958年。当年,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怀揣梦想来到海岛梅山,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仅用72天时间完成了原定为3年的筑塘任务。

    当年梅山盐场青年大队大队长方平说,在海涂上劳动,可不比陆地。“这里一片腐泥,一陷就上膝盖,而且到处有蛏子壳,有些地方,赤着脚,简直寸步难行。”

    成群的人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一动不动地站立6个左右钟头,双手进行“溜泥”工作。一道道溜板,一排排人群,好像是一条条长龙,伏在海滩上,龙头吞吃着海泥,龙尾拉出海堤。

    睡的是铺了草的泥地,吃的是番薯干饭,没有被艰难困苦吓退,青年们的决心就是,“大雨当小雨,小雨当好天,晴天一天当两天,连日连夜干。”“白天干,黑夜干,决心与海潮争时间。”

    “溜泥中,挖捧泥的工作是最吃力的,这些人被称为‘炮手’。有的连续作战六七天,还不肯调换下来。”方平回忆说,除了干劲,还有钻劲,当时大家设计了几种新的溜泥工具,将溜泥速度提高了几倍。

    1959年,梅山盐场建成投产,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愿梅山之花开遍全国各地”的锦旗。

    当年的忘我劳动、无私奉献,写进了宁波的历史画卷,植根在梅山的发展进程中。以前的滩涂和盐场,现在成了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前沿。

    20世纪50年代,宁波的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通过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交出了时代答卷。

    中断近20年萧甬铁路修复通车至宁波市郊庄桥;国家自制的第一艘沿海客货轮“民主十号”首航宁波;专区第一个拖拉机站——慈溪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建成开耕;宁波市第一所高等院校——宁波师范专科学校开课;86万农民参加了识字班和扫盲班学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1949年5月,宁波这片有着7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老土地获得重生。

    解放伊始,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党团结带领勤劳智慧的宁波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开展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通过军事接管、剿匪反霸等有力举措,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通过土地改革和社会民主改革运动,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和人民参与经营管理经济的理想,建立起平等、自由的新婚姻制度和人民司法制度,宁波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尽快医治战争创伤,党在城市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扶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发展,在农村开展生产互助合作,广泛发动群众发展生产,实现了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在大规模经济建设展开后,中共宁波地委、市委按照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动员人民群众,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地方工业,胜利完成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宁波开始走上日新月著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