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艇破浪穿行 (东海舰队供图) |
|
陆敏在全神贯注地搜索目标 (陈永凸 摄) |
|
潜艇官兵闻令而动(东海舰队供图) |
有一款潜艇模拟游戏叫作《猎杀潜航》,玩家要扮演一名指挥官,操纵自己的潜艇奔波于各大洋之上,寻找并击沉敌方的舰艇……纵情于大海,品尝金戈铁马的滋味,这也许是很多人对于潜艇官兵的认知。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你选择以潜艇为家时,就等于选择了那份寂寞与奉献。 陆敏,海军某潜艇艇长!他说,游戏终究是游戏,现实中的潜艇官兵要耐得住“苦”——潜艇内部有上千台仪器设备、几千条管路、上万个阀件,潜艇兵就工作、生活在这些设备、管路的缝隙里,艇长的战位也仅有0.3平方米。 在这仅容转身的战位上,这位经历4型潜艇的艇长驾驭着国产最新型常规潜艇,穿行在深海中,见证着人民海军的跨越发展,勾勒出的恰是一支大国海军的似水流年…… 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刘亚迅 方立华 练 伟 勇敢跨界 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艇长 1982年,在江苏启东,陆敏出生了。这一年,在世界潜艇战史上并不寻常。马岛之战中,英国海军潜艇“征服者”号用鱼雷击沉阿根廷海军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成为二战之后潜艇作战的经典战例。 也许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2004年6月,陆敏毕业分配到潜艇部队。多年以后,当他走上艇长的战位时,研究这一战例,另有一番感悟:“让一切不适应战争的事情毁灭在平时,才能胜利在疆场!”这是因为,陆敏这一代艇长经历的正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海军训练模式变革。 潜艇兵把通向艇长的路比作一座险峻的“独木桥”。很多人想往桥上挤,有的根本就上不了桥,有的上了桥也要掉下去。而机电专业出身的陆敏,本没有机会“上桥”。但在2005年,海军决定选拔一批优秀的机电干部参加潜艇战术中级培训。这就是一个机会,能从机电专业改行到指挥专业,未来可成长为副艇长、艇长。然而,最终因报名人数不够,这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不得不取消。 这自然是有原因的!什么样的人可以胜任潜艇艇长一职?《海军战斗条令》规定:潜艇作战,直接军事指挥权赋予潜艇艇长。潜艇艇长必须具备独立作战、临机应变和灵活运用战术战法的能力。因此,只有全训考核合格的艇长,才有资格独立指挥潜艇勇闯深海大洋。难度可想而知,更不用说跨专业了…… 4年后,类似培训再次启动:全海军招录9个人,最后仅来了4个人。陆敏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4人中第一个走上艇长岗位的。成功的背后,没人知道,陆敏为了“跨界”究竟付出了多少汗水。 陆敏性格沉静,唯一的爱好就是钓鱼,因为这能磨砺个人的耐心。深海作战,猎杀与反猎杀之间,耐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考艇长最多持续四五天,陆敏的那次足足考了24天。一个个难关闯过后,上级突然新增实战考题:训练考核的潜艇瞬间转为战备远航状态,开始长时间大深度隐蔽航行,神不知鬼不觉地向目标海区机动……这样的全训考核无疑是残酷的,同样也是最磨砺人的。靠岸后,陆敏开启了自己的彪悍人生…… 在后来的一场潜艇与战舰的捉对厮杀实战演练中,陆敏的个人秀就此上演。陆敏指挥潜艇在极其不利、接近极限的条件下,拟定攻击方案,通过精准操作“一剑封喉”。复盘表明,就连攻击距离等要素都和拟定方案惊人一致。 人称“擎天柱” 不知不觉中带给艇员信心 潜艇入海,“声音”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事之一。这里的“声音”不仅仅是指潜艇自身产生的会令其暴露的噪声,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艇长的“命令”。 因为水下遇到情况,艇长要连续下十几道口令,一环扣一环,必须精密得如同齿轮。潜艇是“百人同命”,大家在水下可谓同生死共患难。正因为这种特殊情况,艇长与艇员之间需要极大的信任和默契。如果口令一乱,艇内官兵的情绪、信心都会受到影响,甚至让战斗力打折扣。 陆敏对此深有感触,因为他经历过这样的事。有一次出海训练,艇上突发故障,处置不当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关键时刻,陆敏沉着冷静,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他的这份气度感染了艇员们,仿佛给他们上了一个“冷静”的buff(网络流行语,指游戏中给某一角色增加一种“魔法”或“效果”),躁动的心因此定下来,大伙齐心合力,成功排除故障。 “其实给我反应的时间仅有几秒。但不管发生什么,作为艇长,我脸上始终要波澜不惊,声音始终要清晰平和。如果我心乱了,那其他人就不用说了。”回想惊心动魄的那一刻,陆敏坦言,他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一个号令决定着艇上几十人的性命。所以,忍受孤独、克服枯燥、战胜恐惧,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是他的必修课。 作为潜艇内的“擎天柱”,陆敏心中自然有着大格局,不知不觉中也给艇内官兵加上了“时刻准备”的buff。 他的办公桌上始终放着一张空白的海图,旁边整齐地摆放着平行尺、分规、量角器。只要有一点时间,他就会画图。画图,是一种潜艇上使用的战斗解算方法。但这并不是艇长的工作,而是艇上航海长的职责。很多人不解,陆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爱好”,更何况他手下还有一个曾是海军航海长专业比武冠军的副艇长——夏有祥。 这里面有一个故事。陆敏在当副机电长时,偶然瞥见老艇长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在办公室里画图,把训练经历的各种攻防课目一一复画。他很纳闷,老艇长本就是航海专业出身,是早已通过全训、经过远航的“老资格”,为什么还要画?对方告诉他,这是打仗的基本功,不练就会手生。手生了,脑子也会生疏懈怠。只有时刻准备着,反复练习,水下作战态势才能随时浮现在脑海,看不见的战场似乎也看得见了。老艇长的这番话让陆敏终生难忘。 “远航需要更多平凡的默默坚守的人。”陆敏说,随着海军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海军舰艇会越来越频繁地走出去——“不时刻准备能行吗?”他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刚分配到艇上那会儿,潜艇远航需要准备很长时间。如今上级一道命令,潜艇即刻离开母港,去任何一个方向——“不时刻准备能行吗?” 不忘初心 成长中见证人民海军跨越发展 民间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五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这是对军种建设的一个比喻,说明了打造一支给力海军的难度。 的确,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海军越来越自信开放,越来越多地承担国际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贡献。在各国海军眼中,中国海军已经是一支重要的海上力量。但曾经,内忧外患让我们止步海洋。当今许多中国人的潜艇启蒙,来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篇小说发表10年之后,1880年的9月,中国人就在天津自行设计建成第一艘潜艇,艇体形如橄榄,水下行驶,十分灵捷,“可于水底暗送水雷,置于敌船之下”。 让人喟叹的是,“中国造”的水下征程未及启航,潜海之梦就在内忧外患的时代潮汐里沉没。及至二战,潜艇走上了海战的主导地位,各国潜艇鏖战大洋,游弋水下的身影中,却没有“中国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的水下征程得以开启。前辈们筚路蓝缕、舍生忘死,才开创了人民海军潜艇史上一个个先例。所以,陆敏常对艇员们说:“我们的心要包容整个海洋,我们的脚步必须跟上新时代的航速。” 因为,现在的潜艇官兵,面临的考验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潜艇部队有句行话,叫作“除不完的铁锈,学不完的潜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又为这句行话赋予了新的内容。现在的每艘潜艇都是一座科技城堡,集数字化、集成化、自动化为一体,是科技含量高、操纵要求高的新型作战平台。如今操纵潜艇闯大洋,艇上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成为学习型、智能型、专家型的综合人才。 走进潜艇的指挥舱,指控兵、声呐兵、雷达兵静坐数字操作台前,目不转睛,运指如飞。陆敏紧紧盯住电子显示屏,分析着一组组战场态势数据,在寸许荧屏上就能一览波涛汹涌的海战场。信息化指挥方式已悄然走进深海“龙宫”。他说,如今潜艇已告别了过去艇长到鱼水雷长再到鱼雷兵的单线指挥模式,艇长可以汇集各战位提供的信息,依靠智能化模块判断情况定下决策,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作战效能。但站在潜望镜前,陆敏仍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自己经历4型潜艇,全是“中国制造”,每一次更新换代都像上了一次大学。 “潜行在前辈们闯出来的‘开阔水域’,没有理由不‘全速前进’,走得更远更深。”陆敏说,自己握着潜望镜的操纵杆,有一种握着接力棒的感觉。每一次潜航,突破的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坐标,更是和平与战争的距离——潜得越远,战争就离我们越远,和平则离我们越近…… 我们漂洋过海来看你 记 者 王晓峰 通讯员 詹文艺 杨 冰 前不久,由第906医院温州医疗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骨科、耳鼻喉科、特诊科、皮肤科、眼科等科室12名专家组成的医疗队,和着清晨的缕缕轻风,向驻扎在南麂岛上的军营出发。 南麂岛距最近的陆地有30多海里,遇风浪几天出不了岛是家常便饭。大路变小路、小路变水路,5个多小时轮番颠簸后,专家医疗队终于到达目的地。得知军队医院专家来营区巡诊体检,官兵早早在就诊点有序排起了“长龙”。搬药品、抬设备、开仪器……下车顾不上喝口水,专家们就开始了“战斗”。 “医生,我的眼睛看雷达很痛,还长了个包块,怎么办?”一开诊,就有官兵找上门来。“这是结膜炎,我给你冲洗一下再开点药。”耳鼻喉科黄加云主任用手持式裂隙灯等检查仪器,为就诊官兵仔细检查,耐心问诊,随后给出治疗意见。 岛上天候恶劣,皮肤病高发,这次前来的就有这方面的专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侯李悦医生。不管是皮肤包块,还是过敏性皮炎,抑或是湿疹,侯医生都认真诊治,并为就诊官兵“私人定制”治疗方案。巡诊间隙,专家医疗队还带着药品器械,深入哨位阵地,为值勤官兵送医送药,一对一“开小灶”。两天时间,共为南麂岛各军种180余名驻岛官兵、家属体检、巡诊。 巡诊活动,是医院加强“军地医疗协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医院充分利用驻地医疗资源,融入、依托驻地医疗体系,与宁波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医学院“联姻”,建成专家坐诊、学科帮带、联合巡诊等融合联动机制,资源共享、互助发展,用先进技术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为官兵健康保驾护航。 两位退伍老兵的无偿献血路: 一个默默坚持18年 一个成社区献血明星 记 者 王晓峰 通讯员 杜跃清 胡志东 身高1米65,体重56公斤,谢立祥看上去并不强壮。但在18年间,这位退伍老兵拥有了17本献血证和9张献血卡,累计献血量达34100毫升。 1990年3月,谢立祥成了一名空军后勤兵。4年军旅生涯,让他获得了多次嘉奖,更帮他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008年4月,他成功进入慈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成为事故中队的一名辅警。 “第一次献血是在2001年2月,当时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位献血者的报道。年纪比我大的都在无偿献血,我也应该做点什么。”当时正是而立之年的谢立祥心里就种下了一颗这样的种子。很快种子就发芽了,第一次看到粗粗的针头时,谢立祥也有些慌,但很快就适应了。一次、两次,谢立祥就这样踏上了无偿献血之路。 刚开始,他妻子是持反对意见的,担心频繁献血会伤了身体。面对家人的不理解,谢立祥继续向妻子科普,终于取得了理解。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还能帮助别人,为什么不坚持呢?抱着这样的信念,谢立祥坚持了18年。就在今年上半年,他完成了第110次献血。 无独有偶,在鄞州区,也有一位公安系统的献血达人,他也是一位退伍老兵。从部队转业到地方,陈振海当警察已经13年了。这些年来,他所有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了社区里,以滴水穿石的精神融入其中,贴近居民。那里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陈振海是获得过“人民满意”称号的社区民警。2008年2月,随着“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的推进,陈振海从巡特警变成了明楼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先后管理过徐家社区与和丰社区。 在刚分配到和丰社区时,很多业主正在装修,进出人员身份复杂,偷窃、丢电瓶车等警情一天就有10多起。陈振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一大早就带上相机,走访小区各个角落,标出“高危区域”。短短几天时间,一份小区安全防范地图就装进了他心里。后来,他还联系社区成立“和丰联防队”,每天至少花8个小时陪同走访巡逻,小区警情因此得到控制。 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陈振海之所以被那么多人所熟悉,不仅是因为他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现,还因为他是一位献血明星。早在2002年陈振海当兵时,有一次和战友路过宁波二百,看到流动献血车,就动了献血的念头。从此以后,献血对他来说成为一种常态。 10多年来,陈振海收获的献血证和荣誉证书装了满满一纸箱,累计无偿献血28次,献血量达到了10600毫升,这个血量超过了他身体血液总量的两倍。就在去年,他还进行了中华骨髓库捐献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