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声音

    建设上合组织

    命运共同体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宁在《光明日报》刊文指出:经过18年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当前已拥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国,涵盖的领土总面积超过欧亚大陆的3/5,人口占世界近一半,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1/5以上,成为世界上涵盖地域最广和人口最多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地理范围覆盖欧亚大陆中部从北冰洋到印度洋的大部分国家。这里集聚着世界主要的资源潜力和人口潜力,无论是从经济能力还是从对世界政治的影响程度来看,这个地区正在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的主要舞台。

    上合组织各成员之间已有上千年的交往历史和经验,所有成员具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在诸多国家战略和国际事务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和理念,这些共性正是推动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对所有国家而言,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是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各方完全可以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借助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实践成果,提炼出更适合欧亚地区合作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为美好未来设计新任务和新目标;上合组织不是清谈馆,而是一个已经取得诸多合作成果、实实在在促进地区稳定和繁荣的合作组织,欧亚地区具有丝绸之路的合作基因,具有团结互信的土壤,上合组织必然会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不断成长壮大。

    “大变局”的讨论

    应重在“适应变化”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在《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撰文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讨论,将会进一步提升我们各方面工作的国际意识,加强对中国自身建设与世界潮流的融合并进。

    “大变局”的讨论,不是重在“描述变化”,而应该重在“适应变化”、推动对中国有利的各种变化和有意识地去塑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变化。从二战后世界政治的历史进程来看,我们还处在新百年变局的前期,出现了大变化的“前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是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影响“大变局”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发展范式转变”和新科技革命。“大变局”的讨论,需要从紧密围绕中国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入手,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充实我们的理论、政策和可实现的路径;“大变局”的讨论,要切实抓好和抓实“两个统筹”,从中国预防、管控和成功应对各种外部风险尤其是战略风险入手,让中国成为“大变局”“新变局”的受益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中国发展应

    坚持自主理论创新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林毅夫在《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回顾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艰难发展的历史,照搬西方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中国家都遭遇失败。中国则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发展奇迹。

    回溯7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在各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应用,不难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把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作为外生给定的最优结构,忽视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经济结构差异的内生性。若将其主张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实践,就会遭遇“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实行的结果事与愿违。中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式推行渐进式改革,一方面给国有企业提供了转型期的保护补贴,另一方面放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准入,培育和开辟了市场,同时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有效降低新生的民营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使中国经济实现成功转型,保持快速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