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一小区里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 (李磊明 摄) |
|
抗议 王祖和 绘 |
|
主人留步 丁安 绘 |
|
好习惯 杨树山 绘 |
|
精准投放 任山葳 绘 |
|
《“花园城市”的“管”与“治”——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徐林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6月 |
|
《垃圾回收的算法与实现》 [日] 中村成洋 相川光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
|
《法国人的房间没有垃圾桶》 [日] 美香帆纱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1月 |
|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纽约清洁工纪实》 [美]罗宾·内葛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
|
《荷兰等欧盟主要国家水与垃圾处理设施的可持续运营管理》 武涌 王建清 等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年11月 (图书信息由宁波市新华书店提供) |
编者按: 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大事,关系群众生活环境改善,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集中反映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与文明程度。 去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垃圾分类是“新时尚”。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又就垃圾分类这件“小事”作出重要指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强调要让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宁波作为全国46个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今年2月中旬,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我市由此成为国内较早对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城市。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从规范立法到行为普及还有多远的距离?居民如何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理论周刊”就此推出专题报道,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言献策。 日本垃圾分类处理的经验启示 伍湘陵 日本是一个岛国,不仅发展腹地不足,而且资源缺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海外资源与市场依赖大。在发展要素禀赋受限的条件下,日本特别注重环境与资源保护,力求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共生发展的循环型社会。垃圾处理是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1970年以来,日本垃圾处理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其中垃圾分类便是典型,且成为全球垃圾分类处理的典范。 一、构筑全域与全员参与垃圾分类的格局 日本推行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关键是构筑了全域与全员参与的大格局。从全域来看,垃圾分类不仅限于城市,同时各偏远农村也同样在进行垃圾分类,且城市与农村垃圾分类有着各自的循环体系。而从参与成员来看,日本垃圾分类涵盖了社会各年龄阶段人员,其中尤其是针对高龄且需要介护的老人,日本还通过委托垃圾回收业者或者发动地区自治体来直接入屋支援这些高龄老人。目前从日本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的覆盖地区和人口来看,完全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格局。 二、健全的垃圾分类再循环系统 日本垃圾分类能实现可持续推行,不仅在于前端有良好的垃圾分类体系,更重要的是有中端的回收以及末端的处理及再循环系统。首先是垃圾分类的前端,其主要为家户、企业以及学校等主体根据垃圾分类要求,对各类垃圾做好分类并按规定时间放置于指定的地方。其次是中端的回收,由于日本各地人口分布结构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别性,其所产生的垃圾种类、性质等也各不相同,因而各地垃圾回收机构也不一样,其中不仅包括家户或企业所在地的自治会(居民或村民自发形成的互助团体),还包括政府委托外包的专业垃圾处理中介公司与政府专设的垃圾处理机构共同来进行。末端主要是根据分门别类回收而来的垃圾进行不同处理与再循环,如部分垃圾末端仅需简单冲洗和压缩处理可直接资源化再利用,但大多数垃圾还需多道工序再处理后实现资源化利用或被掩埋。目前日本垃圾末端处理主要为焚烧,其规模超过80%,焚烧过程产生的热能主要转化为生活或工业用电,而对焚烧残余物或者部分进行再生(作为肥料等),或者直接填埋。 三、丰富的垃圾分类处理教育与宣传 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件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做好垃圾分类不仅要懂得垃圾分类的流程,更要懂得垃圾分类的标准。基于此,日本通过学校这一重要的教育场所,不管是针对接受启蒙教育的学生还是小学、中学或大学的学生,都专门开设相关垃圾分类的指导课程,培养学生群体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社会上,则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专业的垃圾分类手册等,宣传垃圾分类的流程与具体步骤。另外,在日本各地还设置有专门的垃圾分类体验场所,供民众体验学习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总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宣传,日本力求全方位地引导民众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四、完善的垃圾分类法律制度保障 制定和健全综合性法律和专门性的垃圾分类法规,是保障垃圾分类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为有效处理垃圾问题,日本开展了多领域的立法工作,涉及几十部法律法规。不同法规对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行为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总体而言,日本垃圾分类的法规不仅涉及面广,法规体系非常完善,且各法规内容非常明细,针对性强,对规范民众合理合法科学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五、标准化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流程 日本垃圾分类处理能实现全员与全域参与,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垃圾分类本身具有标准化的流程。就垃圾分类而言,日本制定了分类指导标准,一般分为可燃类、不可燃类、纸×布类、粗大类、有害类、罐×瓶×PET塑料瓶类、塑料容器包装类等几大类。另外,对于不同类别的垃圾分类处理流程也有标准,如塑料瓶类垃圾,要求清洗瓶类残余物,且必须拧开瓶盖与撕去瓶身包装(瓶盖与瓶身包装属于包装类垃圾),并与瓶身分开处理。而对于回收流程标准,如不同垃圾回收时间与回收方式各有差异,如高松市新番丁塑料容器包装类垃圾每周三回收,而对可粉碎垃圾与有害垃圾,则是每个月第二周与第四周的星期五回收。在回收方式上,多数垃圾要求是固定时间放置固定场所回收,还有部分特殊性垃圾,如粗大垃圾(电器或电冰箱类等)则需电话预约或去便利店购买回收券才能被回收。 六、先进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 日本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可分为软件与硬件技术的应用。在软件技术应用上,日本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垃圾终端处理的智慧化,也就是垃圾进入末端分拣、除害(除污害)、能源生产(发电或沼气等)以及资源回收与最后填埋等一系列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另外,日本一直在进行无垃圾社会技术研究,其主要通过合理技术研发,从源头降低垃圾产生,如进行产品绿色技术生产与包装,对使用完的产品可直接回收再利用。而在硬件技术上,日本鼓励企业积极研发生产垃圾前端、中端以及末端处理设备,降低垃圾处理的低成本化、无害化以及可再生化,如目前有日本著名的日立造船、川崎重工、松下环境等诸多大型集团企业,都参与垃圾处理设备的研发和制造。 日本的垃圾分类处理,已经取得了很好效果,其成功经验对我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具有重要启示,但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体系。垃圾分类工作本身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因此,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进行,也是我国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展开,根本目的在于建设“垃圾即资源”的循环型社会。 【本文为市科技局重大(重点)择优委托科技攻关项目“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化治理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集成示范”(2015C110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宁波大学商学院讲师、东京大学访问学者) 《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三个关键词 易 凌 今年2月16日,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5月31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决定》, 该《条例》将于201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正式步入“有法可依”时代。 关键词之一:特色 《条例》共八章六十条,明确了适用范围,确定了基本分类标准,厘清了职责边界,细化了分类投放,规范了收运行为及分类处置,明确了法律责任,具有宁波特色。 1、如何分类:生活垃圾分四类。《条例》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将本市生活垃圾以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为基本分类标准,并对市民特别关注的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绿化垃圾等也作了明确规定。(1)厨余垃圾。指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蔬菜瓜果、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动物内脏、水产品废弃物等食物残余。(2)可回收物。指生活中产生的未污染的适宜回收的可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3)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电池(镍镉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常灯管、节能灯管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4)其他垃圾。指除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外的生活垃圾,包括碎纸屑、污染的废纸、废弃塑料袋、烟蒂、尘土等。 2、如何投放:分类定点投放,不得随意丢弃。分类投放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条例》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明确单位和个人应当分类定点投放,不得随意丢弃。投放方式:(1)厨余垃圾先滤去水分,再投放至厨余垃圾收集容器。(2)可回收物可以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者回收设施,也可以交予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3)有害垃圾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或者交予专门的回收经营者。(4)其他垃圾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无法投放至收集容器的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和绿化垃圾应当预约收集单位收集,不能立即处理的大件垃圾等应当投放至暂存场所(点)或者垃圾房,装修垃圾应当先装袋或者捆绑后再投放。并规定居住小区逐步实行生活垃圾定时投放和有害垃圾定点收集、登记制度。 3、怎么处罚:垃圾混收混运将受严惩。为体现《条例》的严肃性,保证执法的可行性,《条例》对单位和个人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等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标准,并对未按规定及时处理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绿化垃圾等规定了更高的处罚金额。处罚标准:(1)个人或单位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且拒不改正的,个人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单位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2)未及时处理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绿化垃圾或者装修垃圾未先装袋、捆绑的且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3)对市民关注的垃圾收运中普遍存在的“抛洒漏”和混收混运现象,《条例》对城市化管理区域和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主体作了规范,并规定了收运主体应当使用密闭化车辆,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线路、分类收集运输,不得沿途丢弃遗撒等。一旦违反,将受到严惩。(4)未使用密闭化车辆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车辆不得上道路行驶。(5)未按规定的时间、地点、线路收集、运输或者未按规定运输至指定场所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6)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7)将分类交付的生活垃圾混收混运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关键词之二:探索 1、立法确立“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原则。国家发改委《关于创新完善绿化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已明确到2020年底前,全国城市及建制镇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鼓励各地创新垃圾处理收费模式,提高收费效率。因此,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是必然趋势。《条例》第十条对收费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该原则致力于建立一套适合宁波市的垃圾处理全成本覆盖、计量收费的收费机制,并辅以征缴机制、调价机制、法规政策激励机制,为宁波市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收费体系提供法律依据。 2、“六站三厂”配套基础设施落地,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理将成全国标杆。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宁波市开展了“六站三厂”建设工作,为分类后的垃圾提供高质量的收集转运和处理途径。目前,全市新建的六个生活垃圾中转站已投入使用,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从垃圾车卸料、垃圾压缩到转运装车,全部自动控制、机械操作和远程监控。与传统垃圾中转站异味扰民情况不同,新建中转站均采用地下与地上建筑相结合的模式,各车间各作业区均配备除臭系统: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味被强力收集,输送到末端经除臭设备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送风机通过负压引入室外新风,改善各区域空气品质。在末端治理方面,宁波市固废产业园中的“三厂”则打造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分类处理的新标杆。 3、探索“差别化收费”机制,开启“分类+收费”新模式。差别化收费机制指的是在垃圾分类体系下,对垃圾分类的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比如准确分出的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及有害垃圾,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经济价值以及对终端处置过程减少的影响,属于奖励分类的部分,将不收取任何费用,并有相应配套积分奖励机制。而不进行准确分类的混合垃圾,或无法进行进一步分类的一般垃圾则属于需要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的部分。在非居民端的收费标准中,对餐厨垃圾和普通生活垃圾的差别化收费将为垃圾分类的有效推进构建利益激励机制,而对非居民端垃圾的超量加价计费模式,则有望进一步提高减量化水平,缓减“垃圾围城”压力并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计量和差别化是相辅相成的,这样的差别化计量收费体系将有利于促进居民尽可能多和准确地分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以及有害垃圾,从而开启宁波“分类+收费”新模式。 关键词之三:建议 1、加大政府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投入。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规划和计划,抓紧建设完成与《条例》实施有关的设施,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所需的设施设备和器具,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2、健全生活垃圾分类配套法规体系。建议政府出台《条例》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及工作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条例》得以贯彻落实。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条例》规定,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并尽快出台,使《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3、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培训工作。建议《条例》主要实施部门加大培训力度,特别要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一线工作人员能力的培训与提升,确保相关人员熟悉了解《条例》内容,便于在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此外,机关、团体等也应当按照《条例》要求,加强对本系统、本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垃圾分类的培训工作, 促使该《条例》得以顺利贯彻实施。 4、加大《条例》宣传力度。建议相关部门通过组织新闻发布会、全民普法教育、自媒体发布平台、新闻报道、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开展《条例》宣传工作,加大《条例》宣传力度,扩大《条例》内容的公众知晓度,提高居民自觉垃圾分类意识,从而有效降低执法成本,提高实施效率。 5、推广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智能分类”是未来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场景,同时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智能分类”,需要建立一套大数据平台。看似孤立的智能垃圾箱,实际上通过不同的组合与大数据平台建立联系,居民借助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轻松打开垃圾箱扔垃圾,享受“实名制”的补贴实惠,有助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人们的文明素养也就成了自然习惯。目前宁波已开展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的个别试点,但尚未大面积推广,作为发达地区的宁波在此方面可以先行一步。 (作者为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教授) 垃圾分类:这些国家 做法也值得借鉴 谈到垃圾分类,日本是我们学习最多的国家之一。管理严格、细致,加之民众高度自觉,使日本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先世界。在日本,相关部门会对怎么扔垃圾、何时扔垃圾、到哪里扔垃圾等问题,极详细地广而告之;若做不到,等待你的将是处罚和舆论压力。除了日本,还有一些国家,垃圾分类的制度和理念也十分成熟且深入人心,值得我们借鉴。 ■新加坡:源头治理与回收利用并举 新加坡综合固体垃圾管理系统,主要从两方面着力——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废物回收。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的网站显示,新加坡以“零垃圾国家”为目标,从源头上控制垃圾,并努力实现垃圾的重复利用和回收,给予垃圾第二次生命。 从源头控制垃圾方面,最有名的就是一项由新加坡政府、工业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联合发起签署的“自愿包装协议”,包装垃圾大约占到了新加坡生活垃圾重量的1/3,协议的目的是通过重新设计包装和再循环,达到减少产品包装垃圾的目的。根据协议,签署协议的公司,包括产品制造商、零售商、批发商等,要自发制定减少包装数量的标准。第一份协议于2007年签署,5年有效期过后,多方机构又在2012年签署了第二份协议。根据计算,截至2016年,受益于协议的签署,共减少了32000吨包装垃圾,节约了7500万新元的支出。 新加坡每天产生的固体垃圾在过去几十年显著增长,一套有效的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成为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管理垃圾的关键。为有效处理居民生活垃圾,政府将整个新加坡分为七大区域,采用统一招标方式,由有资质的垃圾收集商参与投标。目前,新加坡共有4家垃圾收集商拥有许可证,给相应区域提供生活垃圾和可回收利用垃圾的收集服务,而居民也要缴纳相应的垃圾回收费用。针对工商业垃圾,目前新加坡有300多家注册的工商业垃圾收集商,可由企业自行选择。 为了把垃圾变成能源,同时节约填埋空间,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开始使用焚化厂,垃圾的体积减小了90%。每天垃圾收集商从新加坡各地收集垃圾后,把可燃烧垃圾运送至新加坡的4个焚化厂焚化。新加坡政府规定,垃圾收集商运送垃圾时必须附上运单,上面注明垃圾类别和垃圾源头。焚化后所产生的灰烬及不可燃烧垃圾,例如建筑废料和工业残渣等,将被集中到大士南海运转换站,再由推式拖船与平底船于傍晚出发运至离岸的实马高垃圾埋置场填埋。 ■墨西哥:分“有机物”和“无机物”,越简单越有可操作性 走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大街小巷和各类公共场所,通常会看到两个并排摆放的垃圾桶,一个写着“有机物”,一个写着“无机物”。一个用来装废纸、塑料制品、玻璃、金属等,另一个用来装果皮果核、残羹剩菜等。墨西哥的垃圾分类简单明了,法律法规对各环节责任规定明确,所以分类效果较好。 墨西哥早在1988年便颁布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法》,其中就包含垃圾分类等条款。为了给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墨西哥又于2003年颁布了《废弃物预防控制和综合治理法》。该法案将废弃物进行定性分类,规范废弃物处理流程,督促各级政府对废弃物处理高度重视,从分类、运输,到处理、加工,对垃圾分类的每一个环节都明确了责任。 大多数情况下,墨西哥只是将其简单地归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墨西哥的垃圾分类看似简单,但是结合自身国情来看,这一做法或许恰到好处。对民众来说,越简单的规则就意味着越强的可操作性。 对于循环利用而言,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开避免了有机物污染无机物。墨西哥环境部数据显示,墨西哥对PET塑料瓶的回收率达到60.3%,超过巴西的42%、美国的31%和欧盟的25%。同时,墨西哥回收的纸制品占到造纸工业原材料的88%,减少了树木的砍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保护了环境。 ■法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 法国居民点均配备至少三类垃圾桶:纸质包装盒、报纸杂志以及清空并压扁的塑料瓶和易拉罐要放入黄盖垃圾桶里;玻璃罐头瓶、玻璃酒瓶应丢进白盖垃圾桶里;剩饭、落叶杂草等家庭日常垃圾则必须先装入垃圾袋并封口再扔到绿盖垃圾桶里。 至于不能投入这三种颜色的分类垃圾桶的物品,各地政府也规定了它们的投放去处,比如巴黎:有毒物品或危险物品,可以送到位于近郊的指定回收站。体积过大的废弃物,如淘汰的旧家具和旧家电等是不能随便丢弃的,有两种办法能让你得以处理,又不至于影响环境。一是找到当地市政网站,上网联系约定时间,清洁部门将派车来清运,这种办法适用于处理大型物品,例如旧家具、旧家电等。二是用私家车送到销售家电的大型超市。 调查显示,如今近九成法国人表示会将垃圾分类。在超市等公共场所,人们还能找到灯泡、电池、电子垃圾等特殊废弃物的专门回收装置。法律规定,居民不按照垃圾分类、丢弃原则的可被处以罚款。 在落实推广垃圾分类制度的道路上,法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巴黎等城市都有专门负责环保和节约的副市长,经常举办宣传和演示推介活动,还负责不断制定鼓励措施。自1992年法国正式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以来,5000多家企业投入约70亿欧元,支持全国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 ■美国:乱丢垃圾视为一种犯罪行为 在美国,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不仅有详细的法律规定,而且更注重科学的管理方法。1965年,美国制订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1976年修订更名为《资源保护及回收法》,1990年又推出了《污染预防法》。这些法律不仅确定了资源回收的“4R原则”,即Recovery(恢复)、Recycle(回收)、Reuse(再用)、Reduction(减量);而且将处理废弃物提高到了事先预防、减少污染的高度。 美国大大小小的城镇目前已实现了垃圾分类,只是各州、各城镇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以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城为例,独立式住宅后院一般摆放着绿色和黑色两个大垃圾桶,绿色垃圾桶是用来装可再生利用垃圾的,如酒瓶、饮料瓶、易拉罐等;黑色垃圾桶是用来装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如剩菜剩饭、菜根果皮等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必须先用塑料袋装好,并扎紧袋口,不允许有残渣和汁水漏出。社区规定每周二收一次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则是周二和周五两次。居民只需按时把垃圾桶放到门前路边即可,收垃圾的工人会按时装到垃圾车上。对于公寓式住宅,则有集中垃圾存放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也是明显分开。 规矩好定,关键在于执行。在美国乱丢垃圾是一种犯罪行为。各州都有禁止乱扔垃圾的法律,乱丢杂物属三级轻罪,可处以30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的罚款、入狱或社区服务(最长一年),也可以上述两种或三种并罚。 ■比利时:垃圾分类是家庭必修课 比利时政府大力推广节能知识,让环保理念从家庭垃圾分装开始深入人心。孩子从小就要学会辨认垃圾,学习不同垃圾的处理方法。有调查显示,大约有95%的比利时家庭会按照规定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家庭垃圾回收率居世界前列。 在比利时,回收后的不同类型垃圾也都有各自的去处:白色垃圾袋所装的生活垃圾会被送到专门的下一级处理厂;绿色垃圾袋则会存放在开放式垃圾场,等待微生物处理后变成有机肥料重回大自然;黄色或蓝色垃圾袋所装的垃圾则需要进一步分拣打包,并在制成环保产品后再出售给厂家使用。 此外,比利时还鼓励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根据垃圾分类法令,相关部门应开设“废旧物品再利用连锁店”,对回收的衣物、家电、玩具等进行分类、清洗、消毒、修理,然后再低价出售。以衣物为例,如果是还可以再穿的衣服,则会经过处理后送到二手商店进行销售,或送到其他欠发达地区。如果不能再穿了,则会被送到专门的回收和再利用工厂制成其他相关产品。 为了更加完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比利时首都大区政府今年又推出了红色垃圾袋,用来进一步细分厨余垃圾。正是由于比利时政府的努力以及居民的自觉,该国的垃圾分类处理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个面积只有约3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也因此成为全世界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