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23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铁“同车不同温” 是精细化服务

    丰 收 

    1门至16门,蓝色强冷区;17门至32门,绿色弱冷区。北京地铁6号线正在尝试“同车不同温”,乘客可以根据站台地面等位置贴着的指示标,按需乘车(6月18日《北京日报》)。

    每到夏季,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场所空调温度经常被吐槽,有人抱怨太冷,有人嫌太热。根据规定,公共场所夏季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6℃,但各地报道显示,不少公共场所不符合这一标准,不是让人冷得发抖,就是让人“蒸桑拿”。就地铁而言,不同线路空调温度也不一样。

    显然,有的公共服务应该“一刀切”,比如自来水供应必须符合规定标准,而有的公共服务要有差异化、精细化,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量体裁衣”。拿地铁空调温度来说,地铁方面只有站在乘客角度换位思考,在设定空调温度时才能“知冷知热”,让乘客感受到贴心服务。

    精细化是“升级版”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发展趋势。过去,很多公共服务只能“保基本”,比较粗放,如今随着社会进步,公众需求多元化,服务必然转向精细化,无论是公共服务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应意识到这一点。

    北京地铁6号线尝试“同车不同温”,显然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满足了乘客“各有所爱”的温度需求,体现出地铁服务精细化。这是城市公共服务走向精细化的一个样本,北京地铁6号线能做到,其他城市的地铁线,还有图书馆、商场等公共场所,也应该能做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