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1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本“讲规矩”的书

——《大规小矩》读后

    汤丹文            

    郁伟年先生的新著《大规小矩》近期由宁波出版社出版。这是继《百谷千工》之后,作者又一部关于宁波的民风、民俗之作。

    历来宁波人的规矩意识是重的。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被父母、老师说“呒规呒矩”,可能是最严厉的责备之一。宁波老话中对小孩要求也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

    什么是规矩?一般人的浅显理解就是,在社会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了说了,又要把握怎样的分寸,才能让大多数人看着、听着舒服。规矩,实际上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集体价值观,它不同于法律,没有明显的界定,却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的人情社会里,规矩,也是维系社会秩序与和谐的基石。

    在作者眼里,规矩是“处事的讲究,做事的忌讳,重大场合约定俗成的礼仪……”大到敬天崇文,小到为客交友,“大规小矩”中包含着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坚守正道、虔诚勤勉、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规范,在现今并不过时,值得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贯穿于宁波人生活细节中的规矩习俗,更如“人之骨血,塑造了宁波人的文化性格”。

    郁伟年先生现在虽是国家公务员的身份,但他是从基层一线做起的。多岗位的人生历练,自然让他熟知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方方面面。而地地道道的宁波人身份,更使他对甬上的民风乡俗有着切身的感受,对诸多民间“老规矩”了然于胸。当然,书中一些宁波“偏门”的规矩,也是他苦心孤诣询问过来人、收集资料、梳理出“经纬”方成。

    民俗之书,当然要保留记录的功能。的确,历史上的一些规矩习俗,并没有诉诸文字,而是通过口口相传、长行幼效而被保留下来。有了文字的梳理和记录,系统化不说,光是补了“一知半解”的课,就值得一读。

    比如,宁波人称交朋友为“凑队”,交了狐朋狗友为“凑歪队”。说实话,虽然以前我常说,但真不知道“队”,就是这个“队”。以后知道了交朋友也需“站队”,“站错队”交错友,麻烦多多。再比如,宁波人在有些场合说话,是要正话反着来讲的。米缸里没米了,老底子的宁波人不能说“没米了,没米了”,而是要说“米满了”,否则当家人一定一脸漆黑。去看望新生的婴儿,很多人的赞美之辞也往往是这么几句“这小毛头咋介难看了”“介小就会装意姿(读ji)”。想想也是,这些说话的内中道道,宁波人现在还是不经意地在使用着。如果不懂这些“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要闹出笑话或者惹上不快的。

    一些老规矩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已没有了生存的土壤。而另一些是因为时代的变化,也显得不合时宜了。40多年前,人们生活困难,如果家里人多,穿衣的规矩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也是那时的宁波人为了节省,家中小孩子穿衣的排序规矩。现在看来,只会让人会心一笑。

    对一些落伍于时代的规矩,作者遵照“记录并加以述评”的手法,亮明自己的观点。有时,也通过作品中附录的“黎芗有语”点评,一一“腾挪化解”。

    宁波人对于老人过世后的祭祀是比较看重的,像“做七”,一定要做到七七四十九天,这是一以贯之的民俗民风使然。但现实中,也有一些人平时对父母不管不问,过世后却要大操大办,这就非常不可取了。书中就引用点评者外婆的话来说:“活着不照顾,死了死考究,都是做给活人看的,不做也罢。”一语中的。

    如果有些老规矩与现实新要求有了冲突怎么办?作者抱定的态度是,老规矩要有新办法,要与时俱进。托人方便办了点事情,送点小礼物以表达谢意,是人之常情。但在现实中,方便之门顺势大开,送重礼托请甚至行贿办非法之事也大量存在。对此,作者旗帜鲜明地总结出当下社会“五不托”——“违反法律法规的不托,让人家为难的不托,影响公平公正的不托,会引起社会不良反响的不托,影响人家进步的事不托”。最后一条,更显作者的良苦用心。而且,文中也点明受托者也要讲原则,决不能收重礼。朋友之间,遇上需要解难纾困时,可以加以关心。这样做,才能达到“纪律在心,法纪在胸”的新要求。

    我常在想,大到一个社会一个政党,小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都是有自己的规矩的,这是外在要求。但最关键的,还是每个人心中有没有规矩意识。有了内心生发的规矩意识,那些规矩就不是束缚自己的条条框框,而是行事立足的基本准则。

    小时候,太外公家的厅堂里挂着一副对联,上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懂规矩或许就是对世事的明察,守规矩也就是人情上的练达,如此,才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这亦是郁伟年先生这部作品在当下的社会意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