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
|
② |
|
③ |
|
④ |
记者 殷 聪 70年前的宁波,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三支半烟囱”几乎已经是宁波制造业的全部家底。 当时有一首民谣流传甚广:“和丰纱厂锭子响,太丰面粉灰尘扬,永耀发电灯笼亮,通利源榨油放炮仗,三支半烟囱可怜相。” 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70年来,宁波制造业逐步发力,实现了由小及大、由弱变强的转变。回首过往,当我们沿着宁波制造业的发展脉络一路探寻,或许就会发现,坚守、开放、创新始终是宁波制造业强大的基因,推动其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如今,宁波已吹响“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的冲锋号。绿色石化、汽车等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服务业等4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将成为宁波下一个万亿GDP增量的强大支撑。 坚守,成就单项冠军之城 今年1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励行根以其参与的“高精度高强度中厚板结构件复合精冲成形技术与装备”项目,捧回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十年内两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看似普通的金属环,却能打破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技术封锁,迫使国外同类产品把价格降低了70%,天生密封件成功的秘诀便是十年如一日的精耕细作。 在宁波,类似天生密封件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 当改革开放的“种子”撒入东海之滨这片沃土,宁波制造业就此穿越思想迷雾,找寻到再次起航的新航标。 民营经济迅速成为宁波制造业的中流砥柱。低调、务实的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在各自的领域辛苦耕耘,以岁月磨砺工匠精神,以坚守静候花开。 曾经只能做镰刀、锄头等农具的海天塑机,经过50年的精耕细作,造出中国最大的精密注塑机、首台全电动注塑机。 德鹰精密机械生产的缝纫机旋梭半径不到2厘米,却能为全球数十个国家的缝纫整机厂提供配套,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历时数年,经过数百次的反复试验,方太集团破解了油烟大规模扩散的行业痛点,从而跻身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行列。 …… 在宁波,专注技术、孜孜不倦深耕细分领域的不仅仅是老一代宁波企业家的画像,在这片热土上创业的新宁波人,更是以宁波为起点,走出了一条“技术先行、勇闯全球”的道路。 2008年,张彦辞去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职位,只身来到宁波“寻梦”。从2009年开始,激智科技的光学扩散膜产品陆续打入三星、夏普、富士康、京东方、信利等众多国内外一线品牌,成为全球光学扩散膜行业的前三强和国内光电膜行业的“领头羊”。 积跬步方可至千里。凭借着这份坚守,宁波制造业在全国闯出了一条新路。数据显示,宁波现有单项冠军企业233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8家,数量居全国首位。233家企业中,36家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149家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其中,2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57.1%的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92.9%的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走出去,构建全球产业链 如果说坚守源于宁波企业家的低调、务实,那么开放这一深植于宁波制造业的强大基因则源自宁波企业家的拼搏与进取之心。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千家万户做外贸”,到中国入世后“千军万马走出去”,再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千方百计促转型”,宁波制造业在开放中崛起,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 从最初把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到后来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再到跨国并购、引才引智,越来越丰富的国际合作,让宁波制造业加速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不断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 截至去年底,宁波“走出去”的企业已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宁波与中东欧国家落地的双向投资项目达141个,居全国前列,投资项目涵盖医药、汽配、光伏等领域。 要走出去,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借“智”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宁波,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在海外直接设立研发机构。今年5月,吉利汽车在德国罗因海姆成立技术分公司,专注于高端电动车型的研发。该研发机构与杭州湾新区的吉利汽车研究院、哥德堡的中欧汽车技术中心、临江汽车技术中心、考文垂研发中心一道,构成吉利汽车强大的全球技术研发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国际市场上逐渐站稳脚跟的甬企,开始通过并购以及国际标准的制定,加速融入国际市场,众多甬企通过“蛇吞象”,实现了企业的阔步发展。2011年,均胜电子并购老牌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德国普瑞,同时收购了普瑞的98项发明专利。初尝海外并购的“甜蜜果实”后,均胜电子马不停蹄,先后并购了德国软件开发商Innoventis公司、IMA公司、QUIN公司等,逐渐成长为兼顾“中国基因”和“德国血统”的“隐形冠军”。 与此同时,敢闯敢拼的宁波企业通过国际标准的制定,不断抢夺话语权,让“走出去”的宁波企业越来越有底气。截至目前,宁波企事业单位累计主持制修订的国际标准已达17项。 创新驱动,制胜新时代 回溯来路,方可期许未来。 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已成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招。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在无国际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创造了“0.3毫米”沉降控制的奇迹,成功斩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借力技术突破,率先研发出全球最大规模转化装置,让资源再利用率接近100%,近三年新增利润27.9亿元; …… 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线,近年来,宁波以超常规的力度推进科技创新,一个个“栽树工程”成为宁波制造业增强创新实力制胜未来的关键所在。 一大批高端科研机构院所成为宁波提升创新力的一支劲旅。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研究院等国家级科创平台,浙大“五位一体”校区、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从智能制造到海工装备,从新能源到新材料,60家“大院大所”将为“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支撑。 “‘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如何提质扩量?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的攻关尤为重要。”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按照计划,下一步,我市将建立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体系,集中优势兵力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替代进口甚至领先全球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在全球制造业细分领域取得重要一席。 有专家曾说,一座城市的发展,前提是找准方向、找对路子。在坚守、开放、创新等基因的加持下,宁波制造业发展已迈入新的阶段。 如今,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宁波正御风而行,朝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加速挺进。 图①:时尚纺织服装是我市重点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殷 聪 摄) 图②:吉利汽车落户宁波,拉开了我市整车制造的序幕。 (胡小明 摄) 图③:坚守让长阳科技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沈国峰 摄) 图④:一批设计企业集聚和丰创意广场,使宁波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市经信局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