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2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人阿苗

    车厘子           

    “促织进化,变成诗人。照此推论,坐看着诗人穷饿、不肯借钱的人,前身无疑是蚂蚁了。”   ——钱钟书《读<伊索寓言>》

    那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甫一走上社会就已体味了生活的压力,然而对于写作的热情尚未被凉水浇灭,回到家乡辛市一边上班一边仍忙里偷闲写点东西,运道好偶尔也在报刊上发几篇文章,后来顺理成章被辛市的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市作协常搞活动,而会员们最爱户外采风之类的,协会包辆车,拉上一车会员,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游山玩水,管吃管住,多好!我就是在第一回参加作协的采风活动时,认识诗人白苗的。

    虽说初次见面,但也算久仰白诗人的大名了,辛市文学圈盛传的“打工诗人”,大家都管他叫“阿苗”。在多次的耳闻中,我大致拼接出阿苗的履历,他来自外省,出身贫寒,辍学离家打工,走南闯北多年,这两年才到的辛市,在下边的乡镇落脚。来辛市前他已出过两本诗集,是外省作家协会会员。了不得,想我们辛市只是一个县级市,别说全国作协会员,就是本省作协会员也没几个。阿苗初来乍到,竟是个省级作协会员,厉害。

    那天出发前,我早早到了集合的地点,走上大巴车,迎面碰见市作协的秘书长侠姐正站在通道上点人数,我经过她身边时小声问了一句:“侠姐,阿苗老师到了吗?”

    “阿苗还没到,”侠姐暂停数数,“不过应该快了,刚打过电话。”

    我点了点头,走到车厢最后一排,拣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坐稳,忽听侠姐的大嗓门拔高了一倍:“阿苗你来啦,都等你呢!”我顺着她声音的指向抬眼看去,车厢通道上多了个人,中等身材,瘦削,圆脸细脖,脸色黄蜡蜡的,真有点《庄子》所谓“槁项黄馘”的样子。大热的天,他上身一件圆领短袖衫,下身一条卡其布七分裤,都洗得褪色发皱,脚蹬一双凉鞋,再普通不过,哪有什么著名诗人头角峥嵘的气势。

    阿苗一上车,好多认识的会员赶忙起身热情地同他打招呼:“阿苗老师你好!”阿苗没说什么话,一脸腼腆地微笑点头,在众人的注目下慢慢地走到最后一排,我看到他两只耳朵发红,这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青年汉子竟在害羞。他一双眼睛和我对视了一下,目光澄澈,亮闪闪的,仿佛有星星。

    阿苗躬身坐到了另一边的窗户旁,一路始终侧着头看着窗外,默默无话,我也就没好意思过去搭讪,心想大诗人多少都有点个性吧。

    这趟采风走得远,作协特地组织大家留宿了一夜。晚上在酒店的大堂里,几个文友围坐一圈喝茶聊天,我也在,阿苗不在,但大家的话题还是离不开他,后来自然而然地讨论起阿苗的诗。

    “阿苗的诗是真好,我读出了一种疼痛感!”会员A抛砖引玉。

    “据我观察,诗真正写得好的人,大多内心纯净一派天真,你看很多小学生随便写几句就是好诗。阿苗的诗,和咱们市的‘养虾诗人’老潘一样,都是从心田里流淌出来。”会员B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打算尽快给阿苗办场诗歌作品研讨会,下一步作协要重点推他!”侠姐快人快语,口惠而实至,不愧是辛市的文坛女侠。

    我安静地听他们说着,眼前不断浮现出阿苗清瘦而沉默的形象。

    “你们哪里晓得阿苗日子有多苦,”侠姐还在继续,说到动情处猛然红了眼圈,“我亲眼看到过的,他在镇上的一个工厂打工,就住旁边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老婆孩子都跟着,小孩子还那么小——那哪是人住的地方!”

    大家一时都听得发愣,对于久居在辛市这样的经济强县、见惯满大街豪宅跑车的本地人来说,如此光景确实有些骇人听闻。

    采风结束,会员各自散去,我便没再见过阿苗。不多久我考上了甲区的编制,从此就长住甲区,告别了辛市,尽管离得不远。事业要紧,我暂将文学梦封存。只是侠姐隔三岔五还会联系我,邀我回辛市参加作协的活动。

    活动越搞越大,有一年辛市官方竟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文学奖活动,大腕云集,颁奖典礼办得隆重,因是周末,我耐不住好奇赶了过去,凑凑热闹。

    可惜我到得迟了些,颁奖环节已近结束,正陆陆续续有人往外走。我还是走进去,摸到场内后排空着的位置上入座,老远就瞥见侠姐穿着一身礼服台上台下忙碌,像只红色的陀螺。身旁一个熟人也没有,我感到有点无聊,随手抄起座上一本仪式手册打开来看,只见里边“最佳青年诗人奖”一栏的得主赫然写着阿苗的名字。正纳罕间,忽听得前方一阵喧哗,我连忙抬头,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人缓缓向场外行进,正中那位西装革履领带胸花,打扮得十分正式,仿佛新郎官,定睛一看,正是阿苗!

    是他,又好像不是他,暌违已久,我记忆中衣着寒酸身形单薄性格内向的诗人阿苗,哪有眼前这般神气。他胖了许多,衣服都撑起来,脸泛着油光,大声说着话,目光热烈,笑容洋溢,那叫一个满面春风、顾盼生辉,竟似脱胎换骨完全变了个人。

    “走,老潘,你坐我的车去吧。”“新郎官”拉起身边一位佝着背的白发老汉,我认出那是“养虾诗人”老潘。

    嗬,都有车了。我还是头一回听清楚阿苗说话,想不到声若洪钟。诗人和追随者们已大步离场,我正恍神,有人拍肩,扭头去看却是侠姐,“小贾你怎么才来?”

    “阿苗老师——”我到底忍不住问,“好像变化挺大。”

    “他呀,发达了!”侠姐妆容精致的脸上眉飞色舞,“咱们市里全力捧他,能不红吗?会员里有企业家老总也赏识他,请他去集团当文宣部主任,工资开得高,现在车也有了房也买了!”

    侠姐三言两语就完美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这时候现场响起了散场的音乐,人流开始集中涌向门口。我乍然感慨莫名,在这富裕的城市里,阿苗诗人真赶上好时候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