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彩书摘】

    ■谈楼市:买房要注意这五件事

    平时讲课中,总有人问我:老师,我想买房,是买现房好,还是买期房好?是买精装修的房好,还是买毛坯房好?是用现金买房好,还是用贷款买房好?我总结出买房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第一点,现房远比期房好。为什么呢?一般期房预售的时候,开发商会给你看一个样板间,样板间让你看得心满意足,但等你收房时,不管开发商把房子盖成什么样,你都只能照单全收。如果你买的期房是个烂尾楼,开发商没钱继续盖,跑路了,你的房子就会遥遥无期,期房的不确定性太多了。

    第二点,精装远比毛坯好。为什么呢?中国城市刚开始建房时,就像农村盖房子一样,先把房子盖起来,至于内部装修那就是个人的事情了。有些农村盖了一栋栋小楼,外表很漂亮,但进去一看,实在不敢恭维,装修差得没法住。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盖房子都是装修好了的。北京现在已经不允许卖毛坯房了,为了环保的需要,必须卖精装房。想想看,如果你买了毛坯房,装修好了搬进去住,可你的楼上楼下10年内都在陆续装修,就等于你这10年都住在工地上,因此,如果有条件,一定要选择精装房,这代表房产的未来趋势。

    第三点,贷款远比现金好。无论哪种货币都是一国政府印的,不够了可以加印。那土地不够了可以加印吗?资源不够了可以加印吗?房产不够了也可以加印吗?都不可以!所以,我的观点是:买房可以不升值,但它一定能跑赢通货膨胀。你若买房,找银行贷款是合适的,因为贷款利率就是那年的通胀率。

    第四点,房子早买比晚买好。房子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不仅有居住功能,有投资价值,还有抵抗通胀的能力。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一直抱怨房价上涨了,也不会总想等着房价跌了再买。原来可以买一套房子的钱,现在只能买个洗手间了。所以,如果你有钱,房子还是早买比晚买好。

    第五点,淡季买房远比旺季买房好。旺季时,开发商都在捂盘。淡季时,大家都在观望,这时你要快速出手,才能买到价格优惠的房子。统计数据表明,从2005年到2017年,房价指数被低估的时间,大多集中在12月至来年的3月。3月之后房价才开始上升。原因是大家忙着过年,买房要等过年后再说。所以,3月是楼市的小阳春。买房应该买在淡季,卖房应该卖在旺季。

    ■一个人最大的能力不是经济独立,而是投资自己

    我们看到的那些光鲜亮丽的人生,常常都是几代人投入产出的结果。在他们那里,家庭就像一条船,掌舵人的航行方向越对,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可以给后代提供的资源就越多。刚毕业进入职场的这几年正是奋斗的几年,趁着父母还年轻,趁着自己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和自我追求上。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向孩子要求回报,其实是在伤害家庭未来的可能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家庭,对未来没有长远规划,急切地希望孩子赶紧回馈,他们索取的回报率其实是最低的。而那些回报率更高的事情,常常都会让产品打磨得更精细、更有质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更高的售价,更广的受众。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也是同样的。父母拼命供养出一个大学生后,不要在他们一毕业时就要求回报。而是给孩子足够的成长期,这样才能增加整个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所以,不是农村人、城里人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混得好不好,要看他自我努力的时间够不够、掌握技能多不多。这和一个人过去的起点、现在的资源、未来的规划也有密切的关系。起点,无法改变,但要为了以后的道路整合自己当下的资源。

    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一个人要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的人生。如果经营企业稍有不慎,就意味着破产和返贫。那些懂得经营自我的人,才能有计划地应对风险,做好量变到质变的前期准备。一开始,就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整理自己人生的投资企划。

    ■量入为出,没有永远的牛市

    记得我朋友刚毕业的时候,赶上了房市的浪潮。他加入房产销售的大军,成功实现了年入50万元。在这样的销售成绩下,朋友自然很快就飘飘然起来。

    他把平台和风口的助力当成了自己的能力,赶紧买房买车,辞职创业。结果,不到一年就被打回原形,差点连房贷都还不起。有人说,年轻的时候就要对自己好,不要在最好的年龄,穿得最土,用得最差。房子、车子必须是一个体面的人的标配。

    其实,没有永远的熊市,也没有永远的牛市。好和坏,总是交替呈现的。说实话,一个人想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一点,想去追梦,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有一点,在自己消费能力匹配不了欲望的时候,靠别的东西来支撑,多少都会付出代价。量入为出这句话,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

    用一句经济学上的话来说,年少的时候,我们分辨不了什么是套路,什么是本质。所以,盲目买房,盲目辞职,盲目跟风消费。其实,大部分人在现实消费、工作、学习、自我经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经济学方面的意识。他们以为是命运安排了自己如今的悲剧,殊不知却是自己不懂经营自己的人生。

    ■有经济学思维,才能把自己经营成“名优产品”

    记得朋友公司有个人,平时并不显山露水。但是有一次涉及一个数据分析时,他把行业参数、历史成因、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都罗列得一清二楚。因为关于这个领域国内外的情况,他都研究过,并把他们吃透了。我相信,每个领域都有这样的人。

    他们会形成今天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一点一滴的自我经营。他们的核心优势,超过了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完全符合二八定律。他们就像华为、苹果一样,是业界的名牌产品。

    而当一个人把自己慢慢经营成某个领域的专家时,你地位想不高都难。所有的发展脉络、所有的技术问题你可以做到一目了然。而这一切,都需要你尽早清醒,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人生。什么时候该投资,什么时候要转向,什么时候该储备,什么时候该放手一搏。

    当你的认知超过大多数人时,别人看到的是现象,你看到的是背后的经济逻辑。我相信,很多人觉得自己可以把生活梳理得更好,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向。

    其实,这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努力的问题,而是你还没有掌握世界发展的趋势,你只有用经济学的原理,才能更透彻地分析自己的方向,经营自己的未来。转变意识,你才能转变思维。转变思维,你才能拥有更从容的人生。而拥有经济学思维的你,才能把自己经营成“名优产品”,预测和把握未来方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