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庞贇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做手术哪有不痛苦的?治病就意味着必须忍受疼痛。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观念的改变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舒适化医疗”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宁波人开始选择“舒适化医疗”。 睡一觉肠镜做好了 宁波人每年选择“舒适化医疗”的有多少?据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统计,近几年该院平均每年无痛分娩量为1800台,胃肠镜超过1万台,无痛支气管镜700台,无痛宫腔镜500台,无痛消化内镜早癌、息肉等手术2500例。而明州医院每年做无痛胃肠镜的患者超过1万例,选择无痛分娩的产妇每个月平均在三四百人。宁大附院麻醉二科主任邓迎丰告诉记者,与前几年相比,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宁波人开始选择“舒适化医疗”。 到底什么是“舒适化医疗”?美国护理专家凯瑟琳·库克巴(Katharine Kolcaba)于1992年提出“舒适化医疗”的理论,是指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享受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舒适,帮助患者消除不适和疼痛,减少并发症,给予患者安慰、缓解焦虑,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传播希望。业内人士解释,让患者感到舒适,一个重要的内容即依赖于麻醉专业医生所提供的无痛化医疗服务,即可以通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药物,使患者在手术、检查或诊疗时感觉不到疼痛,得到生理和心理的舒适和愉悦。 宁波各大医院最早开展“舒适化医疗”的项目为无痛人流,现在已扩展到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无痛支气管镜、无痛宫腔镜、无痛CRCP、无痛膀胱镜、无痛整形等。其中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发展最快。 内窥镜是门诊检查治疗呼吸道、消化道等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做过胃镜的人,都忘不了那种恨不得将五脏六腑都吐出来的难受感觉。有一项统计表明,大多数做过普通胃肠镜检查的人,都有一种恐惧心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拒绝再次检查,导致一些病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昨天,记者在宁大附院内镜室门口碰到刚刚做完肠镜的李先生,他一脸轻松地告诉记者,只是睡了一觉,醒来才知道肠镜已经做完了,什么感觉也没有,一点也不痛苦。 采访中有医生说,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危患者来说,如高龄、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有疾病基础的病人,做检查时的恐惧和不适会刺激病人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概率,无痛内窥镜让检查安全系数更高。 无痛分娩在宁波已开展多年,但真正得到快速发展则是近几年的事。市妇儿医院麻醉科主任严海雅告诉记者,该院于2010年开始推行无痛分娩,当年无痛分娩率(无痛分娩在顺产中的比例)仅4.2%;从2015年6月起,无痛分娩在该院实行24小时开放,使无痛分娩率得到快速提高,2017年上升到74.6%;2018年1月至11月,该院的无痛分娩率更是达到90%。截至去年11月30日,宁波市妇儿医院两个院区共有25487位产妇在无痛分娩技术的帮助下顺利分娩。 做无痛胃肠镜起码等两周 据邓迎丰介绍,患者近年来对“舒适化医疗”认知度和接受度逐年上升,目前产妇对无痛分娩接受度很高,初步了解度在90%以上,接受度在80%以上。 同患者一样,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重视“舒适化医疗”,因为“舒适化医疗”有助于病情的诊断、治疗。宁大附院消化病中心主任叶国良深有体会地说:“消化道早癌的发现有赖于患者的早检查和医生的早发现,早发现就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看清楚看全面,患者在无痛的状态下自然会配合医生诊疗,医生也有足够精力和时间探查清楚,发现早期病变,甚至可以分辨出患癌风险,指导内镜检查的周期,而在以前没有无痛技术的时候,患者难以长时间忍受不适,医生想好好看也很难。” 但与日益增长的“舒适化医疗”需求相反,在宁波,能够提供这一服务的医院并不多,各医院开展“舒适化医疗”的项目更是参差不齐。 据了解,宁波目前常规开展“舒适化医疗”项目的几乎集中在市级大医院,各区县(市)医疗机构虽然患者需求大,但规模化开展的少之又少,至多开展一些零星项目,难以满足患者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舒适化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目前,各医院无痛胃肠镜等检查起码要等两个星期。 不仅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宁波的“舒适化医疗”还存在各科室流程不统一、人员资质没有统一规范、药品使用不规范、收费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为帮助更多的医院开展规范化的“舒适化医疗”,7月23日,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举办了首期“舒适化医疗”骨干培训班。令人惊讶的是,培训班居然吸引了全市30多家医疗机构60多名医务人员。来自镇海区中医院的麻醉医生小陈告诉记者,该院虽然已经开展“舒适化医疗”,但只限于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等少数几个项目,而且这些项目并非每天都有,根本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舒适化医疗”已成为我国临床医疗的重要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认为,韩国、日本胃癌检出率以及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远超我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无痛胃肠镜早期筛查的普及。因此,无痛胃肠镜等“舒适化医疗”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对于“健康中国2030”有着重要意义。 “舒适化医疗”遭遇发展瓶颈 一边是患者对“舒适化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一边是开展“舒适化医疗”的医院并不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目前看,推广“舒适化医疗”面临三大难题。 一是麻醉医生人员紧张。这几乎是全国各大医院开展“舒适化医疗”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数据显示,到2018年,我国有麻醉科医师7.6万余人,大约每万人拥有0.5名麻醉医生,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每万人2.5名至3名麻醉医生的水平。据介绍,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在95%以上,而中国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仅10%左右;另外,中国每年1700万的产妇,享受无痛分娩的只有10%至20%。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无痛治疗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开展程度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根本原因是麻醉医生的极其短缺。宁波目前麻醉医生在1000人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开展“舒适化医疗”的需求。因为麻醉医生紧缺,宁波好多医院无法24小时提供无痛分娩服务,有的医院只能每周腾出几天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 二是人们观念有待转变。许多人认为手术需要麻醉无痛,而术后疼痛是需要忍受的,镇痛可能会影响康复或伤口的愈合。尤其是无痛分娩,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麻醉手段不能轻易使用。在他们看来,麻醉技术就是麻醉神经,指不定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因为麻醉药物是直接打进脊椎去的,而且药量还比较大,很多产妇就会担心,以后腰部会不会因此出现疼痛?当然更多时候,妈妈们也是在为孩子担心,这么多麻醉药物进入身体,万一留点在孩子身上该怎么办?其实这些观念是极为陈旧的,现在人们对于术后镇痛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手术后的剧烈疼痛不仅给患者的精神和躯体造成双重创伤,还会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的不稳定,还可能引起消化功能、内分泌功能及代谢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而无痛技术的开展,不仅安全有效,也大大降低了手术后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三是硬件设施不齐全。开展“舒适化医疗”,不仅需要配备麻醉机、困难气道处理设备和抢救设备等,还需要配备专门的复苏室,但是很少有医院能够配备这些硬件设施。有一家区级医院的麻醉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医院只有一台年代很久的麻醉机,所有的无痛胃肠镜检查在一个房间进行,因为没有复苏室,只能是一个患者还在边上等待复苏,另一个患者就开始做检查了。加上麻醉机太老了,所以检查的速度很慢。 从采访看,不少医院对于无痛诊疗项目的集中管理仍然采取“打游击”模式,由各科室腾出一间病房整改而成,麻醉医师空闲时去实施麻醉,如此一来,不仅房间利用率不高,而且当患者发生紧急状况时当值医生不能马上得到上级医师的支援,安全指数不高。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各医院成立“无痛诊疗中心”,即划分出检查室,容纳各科室的无痛诊疗项目,包括妇科检查、关节镜检查、膀胱镜检查等,并且由麻醉科统一进行调度,加快周转,便于管理。 此外,无痛检查费用未能纳入医保范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舒适化医疗”的推广。以无痛分娩为例,目前在我市费用低的1000多元,高的近3000元。这笔额外的费用,对于很多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产妇及其亲属来说,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很多时候,他们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最终放弃了无痛分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