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余建文 通讯员王倩楠 王林威)六十载血脉相传参军报国,三代人铸就红色军魂。在奉化区莼湖镇有这样一户“光荣之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家三代人中先后走出7名军人,家国情怀成为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 莼湖镇陈一村的楼下阊门有一栋老房子。大门门楣上,由上而下依次悬挂着“国家柱石”“光荣之家”“保国卫民”等六块牌匾,承载着半个多世纪来陈家一门三代薪火不绝的军人基因。因为年代久远,有几块牌匾的字迹已有些模糊。 今年50多岁的陈安忠说,最上面的两块牌匾是表彰他的二伯父陈光武和他父亲陈光龙的,两人都在1953年参军,均参加过抗美援朝。“从小,父亲就常讲战场上的故事。特别是讲他在高炮营当炮兵时,还和战友一起打下过一架敌军飞机,立了三等功,尤为自豪。” 陈家的第二代,一连出了四名军人。陈安济是陈光武、陈光龙的侄子,1960年8月入伍,当了5年卫生兵。之后,陈光武相继把长子陈安松、次子陈安江送进部队。陈安江入伍时才16岁,回想起那段军旅时光,陈安江倍感自豪。 陈光龙的长子陈安永于1979年12月入伍,曾在原南京军区某部队当炮兵。 2014年9月,陈家第三代、陈安忠的儿子陈润泽光荣应征入伍,实现了他从小的“军人梦”。当时他19岁,被分配到青海省西宁市空军基地新兵训练大队,两年后退伍。小陈说:“部队训练挺辛苦的,但我没有给‘光荣之家’丢脸。” 八一前夕,陈安忠父子再次走进老阊门,翻看老一辈人留下的奖章和勋章以及照片等资料,感慨不已。陈润泽说,每次看到大门上的这六块牌匾,内心依旧激动。“当兵是件很光荣的事情。我虽然退伍了,但军人精神永远刻在心里。” 图为陈家大门上的六块牌匾。 (王林威 余建文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