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0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扛起制造强国大旗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2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制造业蝶变经历

▲位于奉化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的宁波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纯电动客车走下流水线。(严龙 摄)
◀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鄞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 殷聪 实习生 张芷涵 通讯员 储昭节 

    70年前,宁波百废待兴,制造业刚刚起步,“三支半烟囱”几乎是宁波制造业的全部家底。当时有一首民谣流传甚广:“和丰纱厂锭子响,太丰面粉灰尘扬,永耀发电灯笼亮,通利源榨油放炮仗,三支半烟囱可怜相。”

    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70年来,宁波制造业逐步发力,实现了由小及大、由弱变强的转变。昨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2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宁波制造业蝶变经历。

    市经信局局长张世方在发布会上说,工业是宁波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今年5月,全市吹响“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冲锋号,全市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协同发力,大中小企业深度融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正在迈向新阶段。

    从百废待兴到百花齐放

    重点产业崛起构建制造业“四梁八柱”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支半烟囱”逾1亿元工业总产值,到1985年突破百亿元大关;从2008年加入万亿级制造业“俱乐部”,成为继深圳、广州后第三个工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的城市,到去年工业总产值规模超两万亿元……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先发优势、港口优势和民营经济优势,工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宁波去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953.7亿元,是 1978年的313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1%,高于全国平均近10个百分点,规模占浙江省25.4%,居全省首位;工业利润总额从1978年的2.6亿元增长至2018年规上工业的1227.5亿元,增长470倍,年均增长率达17%。

    70年来,宁波已形成较为齐全的工业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轻纺工业逐步走向当前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并举的格局,产业地位从价值链低端环节不断向高端环节进军。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工业以少量简单的轻工业为主导,其中面粉、榨油等食品工业占比66.6%,纺纱等纺织业占比14.1%,重工业几乎是空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宁波依托北仑港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重点布局重化工产业,重工业比例逐渐上升到1995年的55.8%,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

    近10年来,宁波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过1.1万亿元,推动宁波构建起涵盖制造业各行业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了消费品工业、临港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宁波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七大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全国四大家电生产区和三大服装产业基地之一,拥有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等8大千亿级产业,并涌现了石化、汽车等全国一流的核心优势产业。

    其中,绿色石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位居全国七大基地之首,成品油、PTA、MDI等多种石化产品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汽车制造规上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的50%,自主品牌汽车和关键核心零部件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去年,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增加值占比分别达50.2%、26.6%以及48.4%,涌现了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一批上升态势迅猛的“优等生”。

    从寥寥可数到铺天盖地

    民营经济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仅有不到500家工厂(作坊)。其中,纺织212家、机械44家、日用化学品27家、电力电灯厂7家、无线电修理店10余家,从业人数不到5000人。现在,宁波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2万余家,就业人数近200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46.1万人。强大活跃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带动宁波工业企业实现了从不到500家到12万余家的巨大跨越。民营企业已成为宁波工业经济发展的绝对主体。

    据统计,我市民营企业数量占各类市场主体的95%以上,贡献了80%以上的工业产值。按常住人口测算,宁波平均每4人就有1人从事工业相关活动,工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20家,产值超千亿元工业企业1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23家、超10亿元工业企业193家、超1亿元工业企业2168家。奥克斯、吉利汽车、均胜电子、得力集团、申洲针织、海天塑机等制造业百强企业逐渐成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军”。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制造业百强企业创造产值763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5.4%。

    健全的工业体系以及雄厚的工业基础,也让四明大地逐渐涌现出一批傲视全球的单项冠军。截至目前,我市已拥有23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其中,149家单项冠军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36家单项冠军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拥有28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与此同时,宁波还走出了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城市”特色之路,培育了雅戈尔、方太、奥克斯、海天塑机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品牌,获得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注塑机之都、中国家电之都等9个全国唯一的产业品牌称号,连续3次荣膺“中国品牌之都”称号。

    从量小力微到抱团发力

    现代化产业集群擘画万亿增量新蓝图

    宁波工业经济实现快速跃升,与块状经济的发展与升级密不可分。本世纪初,全市已有块状经济145块,占全省总数的30%以上,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块状经济成为全市工业经济中最重要、最富有活力的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积极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提升,统筹打造了一批高能级产业发展平台。

    数字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市已拥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9家国家级开发区和浙江镇海经济开发区等9家省级开发区,其中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余姚经济开发区位列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首位。

    全市拥有以石油化工、家电、军民融合、装备制造、汽车产业为代表的5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江北动力小镇、余姚智能光电小镇等为代表的14个省级制造业和信息化特色小镇。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整体形态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逐步集结起一支有机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集团军”。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宁波已站在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嬗变的十字路口。如何在去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的基础上,为下一个万亿增量擘画新的蓝图?

    今年5月,在全市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动员大会上,为制造强国探路的“战鼓”再次擂响。按照计划,我市力争至2025年,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汽车等2个世界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服务业等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等6个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从借鉴模仿到自主创新

    “栽树工程”打造提质扩量新引擎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在无国际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创造了“0.3毫米”沉降控制的奇迹,斩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借力技术突破,率先研发出全球最大规模转化装置,让资源再利用率接近100%,近三年新增利润27.9亿元。

    ……

    近年来,宁波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线,以超常规的力度推进科技创新,一个个“栽树工程”成为宁波制造业增强创新实力制胜未来的关键所在。

    一大批高端科研院所成为宁波提升创新力的劲旅。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研究院等国家级科创平台,浙大“五位一体”校区、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从智能制造到海工装备,从新能源到新材料,60多家“大院大所”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支撑。

    “宁波制造业发展如何提质扩量?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的攻关尤为重要。”市经信局局长张世方说。近年来,宁波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研经费投入,加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引进,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紧密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

    近10年来,全市规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0.92%上升至1.94%,年均增长率达到7%,科技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90%以上,培育了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646家,其中国家级24家。

    伴随着科技创新要素的不断植入,全市拥有专利授权量7.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5万件,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屡创新高,从2000年的8%攀升至2018年的32.5%。宁波更是先后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正在持续增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