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政治纵深·人民政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1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查研究

丁安 绘

    ■整治“低散乱”,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从2015年起,我市全面整治“低散乱”行业(区块),成效明显。但委员们调查发现,处于全国产业链与价值链低端的小微企业中,仍存在大量资源利用率低、产出效益差的“低散乱”企业;部分房东受租房经济利益驱动,将房屋出租用于“低散乱”生产,导致“低散乱”空间新增现象禁而不绝;已经整治的“低散乱”存在返潮现象;“低散乱”整治与小微企业园建设上仍是“两张皮”,缺乏全市层面统筹规划。

    委员们建议,要加强“低散乱”排摸,明确分类施策路线图,开展空间优化;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倒逼产业发展转型;合理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园区,明确园区定位和标准,既推动“低散乱”企业集聚发展,又避免空间二次“低散乱”。

    ■盘活闲置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涉及多方利益,面临多重压力和阻力,当前面临难点主要有四个方面:历史欠账多,长期粗放式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量大面广的存量建设用地,以四个县(市)和奉化区盘活任务较重。体制机制需完善,存在存量建设用地一边盘活一边新增现象。部分处置政策规定在实践中面临多重阻碍,执行落地难。经过历次处置,剩余存量建设用地普遍权属关系复杂,相关主体再开发盘活利用积极性不高。

    委员们建议,要做好存量土地利用的顶层设计,尽快编制宁波市存量土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强化部门联动和政策协同,健全服务监管,促进土地要素流通顺畅。要创新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政策,激活土地二级市场,实行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多样化模式,科学处置“供而未用”土地。要优化存量土地开发资金保障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创造有利于存量土地利用的条件。

    ■加速旧城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品质

    我市通过有序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旧城改造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被住建部列为全国15个老旧住宅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之一、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宁波案例”。但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拓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新的老旧小区和城中村逐渐形成,据初步统计,中心城区新增城中村250个以上,这些区域用地功能混杂、生活环境混乱、公共设施缺乏等问题突出,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极不相称。

    委员们建议,要秉持“有机更新”的理念,运用“城市双修”的策略,将城市作为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的有机生命体,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产城融合,进一步修补人本空间,推动历史文化传承,打造未来社区典范,为广大市民提供既有风度、又有温度的宜居宜业环境,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品质。

    ■打造前湾新区,积极融入长三角

    前湾新区位于宁波市北部,包括杭州湾新区和慈溪、余姚的部分地区,是浙江大湾区“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略区位上,处于沿海开放带、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与“一带一路”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对外辐射和要素集聚潜力巨大。目前,这一区域高等院校、企业研究院、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偏少,对创新性企业和高端创新人才吸引力不大;水资源缺少问题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产业以传统第二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较慢、第三产业占比少等级低;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力度不足,存在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等问题。

    委员们建议,前湾新区要重点围绕打造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标志性战略大平台这一总目标,建设浙沪合作发展先行区、浙江大湾区建设重要平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绿色智慧新城区,着力在融入区域格局、促进动能提升、优化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要素统筹和探索制度创新方面重点突破。

    (龚哲明 整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