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3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鄞州文化礼堂为乡村振兴铸魂

云龙镇徐东埭村文化礼堂
塘溪镇童村文化礼堂内举行“启蒙礼”
五乡镇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农村文化礼堂是助推乡村振兴和全域治理的重要载体。

    作为宁波都市核心区,鄞州区近年来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高速推进过程中,注重文化引领、文化先行,持续加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力度,丰富文化礼堂内涵,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和全域治理注入澎湃动力。

    自2013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2亿多元,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21个,覆盖65%的农村人口,至2020年末,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鄞州区打好文化礼堂“建、管、用、育”组合拳,通过部门合力、市场活力、结对聚力、名家助力等“四力兴堂”模式,让门常开、人常来、活动常有成为文化礼堂的常态。今年4月,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鄞州召开。

    如今,在鄞州,一个个农村文化礼堂成为乡村文化综合体,筑起农民精神家园。仅去年一年,全区农村文化礼堂累计举办十大类28小项1742场次活动,服务群众31万人次。村民们浸润其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精神的充实、正能量的传递。

    建堂聚心 “小乡村”起了“大变化”

    “清清一脉溪水,方方一孔石桥。连接几许村落,我的家,方桥……”瞻岐镇的方桥村有一个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这里不仅是村里的文化地标,也是全体村民参与共建的精神家园。

    方桥村文化礼堂由大礼堂、村情村史展陈馆、大讲堂、书画室、喜事堂、文化广场、宣传长廊等组成,3栋风格接近的楼房组成三合院的结构,显得古朴典雅。整个礼堂以“桥”为切入点,贯穿一条村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的主线,几乎每个村民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名字、照片或相关往事。

    方桥村由6个自然村合并而来,最初各村之间一直“并村不并心”。自2015年启动文化礼堂建设以来,广大村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村民们将自家收藏的老物件无偿捐献,丰富礼堂内容;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发挥各自所长为展陈布置出力;村民代表挨家挨户核实村庄相关情况……老老少少共同参与,文化礼堂把全体村民的心聚到了一起,让原本有文化隔阂的6个自然村真正成为一家人。

    “全民参与、建堂聚心”,方桥村文化礼堂建设不只是个例。“鄞州以因村制宜为前提,每一个文化礼堂的建设,都是回溯村庄历史记忆、提炼传统文化的过程,是村民齐心协力、建堂聚心的过程。”鄞州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区,鄞州通过区补助、镇配套、村自筹、民资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累计投入资金超2亿元,建成121个农村文化礼堂,平均每个礼堂的投入超过200万元,行政村覆盖率超过60%,三星级以上文化礼堂比例超过35%。建成的文化礼堂标准较高、功能较全,全区有80%以上的文化礼堂拥有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大礼堂;100%的文化礼堂配备了文化讲堂、图书室、老年活动室、春泥活动室等功能室。

    在文化礼堂建设中,鄞州坚持有魂、有根、有味、有情、有趣的“五有”建设标准,力求打造“一村一特”“一堂一品”。云龙镇陈黄村文化礼堂推出全国首张“时间银行”卡,建立全区首个村级志愿服务站,致力于打造传播文明乡风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塘溪镇童村把历史名人“搬进”文化礼堂,建成了“先贤”礼堂;瞻岐镇南二村文化礼堂彰显“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特色,设置“宁波彩船”“跑马灯”“海洋”等主题展馆……全区形成了百花齐放、亮点纷呈的文化礼堂建设局面。

    四力兴堂 “小村晚”登上“大舞台”

    在“2018年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会演”中,鄞州选送的节目《酒埕口里捞铜钿》和《小题大做》荣获金奖,这些作品由本土“草根”文艺团队创作,在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中上演,不仅走出了宁波,还走上了更为专业的大舞台。

    近年来,伴随着一个个农村文化礼堂的建成,如何管好、用好文化礼堂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鄞州通过部门合力、市场活力、结对聚力、名家助力等“四力兴堂”模式,从“输血”到“造血”,让文化礼堂服务资源更为充沛、活动内容更为丰富,一支支草根文化队伍不断形成与发展,让文化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

    依托文化馆、文化站,鄞州率全市之先建立起区、镇两级文化礼堂服务指导中心,根据各地需求情况,整合全区文艺演出、电影下乡、微型党课、社科宣讲、科普讲座等活动资源,制定文化服务资源配送菜单,供各地“精准点单”。2018年,全区礼堂服务菜单点单率超过90%。区一级“天天演”“艺起来”等项目70%以上送入农村文化礼堂,培育农村文化礼堂文艺团队596支、宣讲队伍114支。

    同时,凭借首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的优势,走进文化礼堂的省、市、区艺术名家和文艺骨干络绎不绝,通过专业指导、结对帮扶、交流展示等方式,带动草根文体队伍的建设,促进文化礼堂“造血”功能,助推“草根明星”打造了一批文化文艺精品。

    鄞州还发动机关、协会、社区和文明单位与文化礼堂共建结对。去年,10个社区文化家园与10个文化礼堂结对,碰撞出了令人惊喜的火花,不但社区活动送进了礼堂,农村的特色文化也在社区大受欢迎。今年,区文联发动12个文艺协会结对39个文化礼堂,区音协为结对村量身订制村歌,音王集团为40家农村文化礼堂提供数字化多功能音响设备。通过多方助力,文化礼堂成为社会各界资源的汇集地。

    鄞州积极探索“以馆养堂”“乡贤驻堂”“联盟兴堂”等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礼堂运行效率、质量和成本“两升一降”。姜山镇22个文化礼堂在今年组建4个礼堂联盟,引入专业公司提供市场优质文化资源和专业文体设备,并通过联盟内的设备共用、节目共享、队伍共建有效降低了文化礼堂的活动成本,提升了活动质量。

    成风育人 “小礼堂”撬动“大治理”

    鄞州邱隘镇回龙村是典型的城郊村。曾经,这里“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环境脏乱、房屋破旧、邻里矛盾多发,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如今,这里“精神抖擞”:现代化的菜市场、小吃街等陆续投入使用,环境整洁秩序井然;本地村民与外地租客聚在一起,运动、跳舞、聊天,绘成一幅和美的现代乡村图。

    这一切的蜕变,缘于回龙村文化礼堂的建设。2014年以来,回龙村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分5期建成了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令村民享受到城市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庄活力也得到激发。

    这两年,文化礼堂里,民俗礼仪、技能培训和文明教育从未间断;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美丽庭院等内容也被编成了小品、话剧,引导村民形成全新风尚。邻里间发生复杂的纠纷,也可以在文化礼堂“说事议事室”得到解决。2018年,回龙村矛盾纠纷处置率从不足50%提升到98%左右,基本实现了“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

    在鄞州,文化礼堂看起来是硬件的建设,实际上重建的是信心,凝聚的是人心,修复的是村里的小社会,重塑的是一个个充满魅力的乡村共同体。

    依托文化礼堂这一“公共客厅”阵地,鄞州广泛设置“义乡鄞州”善行义举榜、好人榜等平台,深入开展道德评议、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七进文化礼堂”活动,大力推广周一升旗礼、新兵入伍礼、儿童蒙学礼等礼仪活动,让村民润物无声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新风尚,从“文化礼堂”到“礼堂文化”,达到成风育人的效果。

    “小礼堂”撬动“大治理”。在打造全国基层治理先行区过程中,鄞州区以礼堂的建设管理为试验田,推动村庄治理体系的变革,建立起村一级管理主体“文化礼堂理事会”,积极引导返乡乡贤、文化带头人、热心志愿者对文化礼堂实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不断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治能力。

    作为文化礼堂功能阵地的拓展,今年,鄞州还将在83个村社建立起“说事长廊”,预计到2021年底,将在全区9个镇实现行政村“说事长廊”全覆盖。未来,村里的大事小事都可以在“说事长廊”里实现共商共议,听民声、说村事、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记 者 王博 厉晓杭 鄞州区委报道组 杨磊 通讯员 李晶 胡鸽

    本版图片由鄞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