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有多(1937-2001),浙江慈溪人,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著名画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第二画室主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 |
|
姚有多作品《版纳集市》(方向前 供图) |
方向前 姚有多先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培养的优秀中国人物画大家,有评论认为他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徐蒋体系”的第二代代表性人物。作为高等艺术院校教授,姚有多先生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美术教育家。 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有两个显著特点:从技法和风格来看,与以前的人物画画风拉开距离,注入了新鲜血液,画风富有现代气息和时代特征;其次,人物画所表现的主题,摆脱了古代人物画表现手法和题材上的千篇一律,作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姚有多早慧,12岁就发表了自己编绘的连环画作品;14岁担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5岁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后转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蒋兆和大师的助教。这些不凡的经历,体现出姚有多在绘画上的超人天赋。 与当时绝大多数人物画家一样,姚有多的人物画把写实与写意结合起来。这种表现方法,因侧重点不同,每一个画家所呈现的画风也会有所区别,甚至画家在不同时期的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姚有多人物画大致可分为两类:以写实为主,适当结合写意;以写意为主,适当融合写实。从画家创作的绘画主题看,也可分为两类,即描写现实生活的人物画和表现历史题材的人物画。 写实,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表现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源自西方绘画的引入,特别是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一批留洋画家,把西方人物画中的明暗、透视等关系融入传统中国绘画,人物自脸部、手部表现到衣纹等细节描写,与先前以线条造型的传统手法发生了变化,人物形象的写实性大大提高。写实画风不仅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创作,也影响到人物画教学,许多美术院校中国画系开设了素描课。“徐蒋”写实人物画体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独特价值,该体系的核心是借用西方的古典写实法改造传统中国画,以写实取代写意。一度,这种画风引起了一些传统派的质疑甚至非议。传统派认为中国画一向提倡传神,“任何形,如果做不到传神达意,再精准,对艺术而言也没有意义。” 姚有多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创作了不少现实主义人物画作品。如中国美术馆收藏的《新队长》(163㎝×115㎝)。作品在人物造型中渗透了西画的明暗与透视,人物的脸部表现细致、真实,服饰及衣纹的处理,多皴染,以求丰富与变化。这一时期的写实中国画更多地表现创作对象的真实性,这无疑与中国传统绘画所倡导的“得意忘形”、追求笔情墨韵的“大写意”形成了明显反差。这个时期,人物画受“徐蒋体系”的影响,众多画家探索、尝试这种新样式,除姚有多外,卢沉、周思聪、汤文选、杨之光、李震坚、方增先、刘文西等,都是当时写实人物画的代表人物。 从绘画风格审视,姚有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画风与当时的浙派人物画有诸多相似之处。其时,“新浙派人物画”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作为蒋兆和的助教,姚有多未完全承袭蒋氏画风。蒋兆和作为一代人物画大师,其写意人物造型继承了形神兼备的传统理念,人物具有准确、真实之特点,在传神写心的同时,坚持骨法用笔,借素描、透视、解剖方法来塑造人物,其写意人物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们从姚有多《新队长》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尽管画家的人物画融入了西画的观念,但与“徐蒋”画风相比较,姚有多更多地观照中国画的线条笔墨,这与文人画氛围浓重的新浙派人物画十分接近。浙派绘画当时在潘天寿、吴茀之的引领下,始终坚持中国画的人文笔墨,提倡“强其骨”,尽管他们也借鉴西画的一些方法,但更多是从花鸟、山水、书法处吸收营养和技法。 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姚有多的人物画又有了新变化:从写实为主转为写意为主,探索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方法,线条、墨韵成为人物画表现的主要元素,强调骨法,追求水墨意趣。如画家创作于1997年的《版纳集市》(178㎝×95㎝),描绘了少数民族妇女在集市中的场景。画家除对人物头部作细致、写实的描绘外,其他都运用写意的线条来组织造型,头饰、衣纹、道具乃至老妇脸部的皱纹,大量地运用线条,笔墨通畅淋漓,写意性强。从写实到写意,我们看到姚有多人物画审美取向的转变,显示出画家对中国人物画的不懈探索。 在京派人物画画家中,姚有多与卢沉同为当时中国美院中国画系教授,姚有多担任第二画室主任,卢沉为第一画室主任,两人均师承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等大师,在人物画创作中也共同走了从写实到写意的道路,并取得一定成绩。 中国的画论、诗论、文论,均强调“趣味”,苏东坡也讲过:“凡文以意趣神韵为主。”倘若比较姚、卢两位晚年水墨人物画的变法,卢沉的水墨写意人物具有笔简意足、神韵生趣的特点,所描写的内容也富有生活味道。卢沉人物画的很大优势来自画家深厚的人文素养及“以书入画”。他的学生、著名画家王明明评价卢沉“线条中有八大山人般的孤寂绝俗之感”。相比较而言,姚有多的水墨人物画在人文修养与书法造诣上略逊卢沉,作品稍欠灵气与个性,尽管传统功夫深厚,笔墨也能恣肆抒情,但在趣味上略有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