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域旅游背景下

东钱湖: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如何共赢

重金打造,韩岭村涅槃重生

韩岭村水街入口处的花间堂民宿一景。
▲秋雨中的韩岭水街。 ▼修缮后的建设村老翠娇古建。 摄影 朱军备

    记者 朱军备 东钱湖报道组 袁春 祁珊

    东钱湖曾有“八十一岭环抱、七十二溪流注、三十六村错落”之称。自2001年成立管委会启动开发建设以来,因公建、旅游项目等建设需要,不少村落被整体拆迁。原来的36个村已拆除近20个,如今剩下韩岭、郭家峙、殷湾、城杨、东村、西村、洋山、绿野、前堰头、陶公、建设、利民等10余个村庄。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破解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难题,既保留古村的历史风貌、文化脉络,又改善民生、赋予古村以新的活力?这是新时代乡村振兴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对此,东钱湖采取整体改造、局部渐进、点状提升三种不同模式,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共赢的新路子。

    近日,笔者走进东钱湖韩岭村,村口是烟波浩渺的湖面,进入水街,两棵古树下傍湖临河的是花间堂民宿;徐徐前行,清澈的溪河两岸一幢幢江南民居扑面而来,青砖黛瓦、木窗跳檐、回廊天井以及古桥古井,呈现出古朴雅致、宁静闲逸的氛围。

    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韩岭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考证,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东钱湖疏浚时这里已有居民。王安石治鄞时(公元1048年)重建湖界。那时韩岭村百余家商铺密密地立于老街两侧,形成逢五、逢十的“韩岭市”。公元1140年左右,南宋丞相史浩写下“中有村墟号韩岭,渔歌樵斧声相参”之诗句。在此后几百年,韩岭曾是宁波城连接象山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水陆转运中心。

    两条清溪穿村而过,一条百年老街纵贯其中。作为宁波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韩岭村是东钱湖的一块“璞玉”,老街之外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庙后沟石牌坊、“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金雅妹故居、“中国的梵高”沙耆旧居,还有大夫第、金氏公懋、金氏宗祠、六房、全盛宅院等众多名宅大院。

    如何雕琢好这块“璞玉”,在保护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早在2006年,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就开始谋划。曾任韩岭村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周宇明说,当初定下了“保护为首、规划先行、分步开发、政府主导、强化引导、措施制约、文化保护、防洪整治”等几条重要原则。2010年古村保护性规划和项目选址意见书获批,2013年委托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古村设计方案进行重新修订完善。

    引入民营资本,与政府共同保护开发。保护开发古村,资金是个大问题。2013年,政府成功引入一家宁波本土知名企业加入保护开发。整个古村保护开发分二期推进,一期,开发老街、改造老村和防洪工程沿岸区块(水街);二期,开发村后地块。其中,老街、老村占总面积约93%,由政府开发,计划投入4.1亿元;防洪工程沿岸(水街)及村后地块占总面积约7%,由开发商实施改造开发,计划投入10亿元。

    由于韩岭村地处山岙之中,前些年常遇山洪,民宅进水受淹。2016年完成了防洪工程,由政府出资疏浚了2条溪流。2018年投入3200余万元专为古村防洪排涝开挖的711米长的排洪涵洞投入使用。

    是将村内原住民全部搬迁还是留下?为确保古村的人气和生活气息,当时选择了留下村民,只是根

    据项目、业态需要拆迁或腾空了老街、村口小部分民宅。

    “为保护古村的原有肌理,公司在开发时非常慎重、小心。”韩岭古村开发有限公司郑副总经理说,他们聘请了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董屹进行建筑设计,按照“湖山传奇,古韵新生”的总体概念来开发韩岭水街。

    经过5年时间的精心打造,能工巧匠们采用古建制法,斗拱、山墙、影壁,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宋朝风格的70余幢翻建、新建的建筑如今已全部建成并完成招商,部分商铺已试营业。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街市,老街与水街并行而互通,每幢独立式院落又与原住村民相通相融。“水街与南塘老街的定位完全不同,侧重于艺术和文创,引进了‘晨曦咖啡’‘鲤朵 书集’‘久雅阁’‘挑食’‘老味道’等特色商铺,以及‘冬生夏长’、JUN精品酒店、‘韩岭大院’等民宿业态。”郑副总说,商铺9月28日试营业,10月17日水街正式开街。希望游客来这里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古街的诗情画意。

    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整体改造古村的模式,一怕过度商业化,村庄变成商铺;二怕空心化,将原住民搬迁后村庄死气沉沉。韩岭村的模式很好地避免了这两点。村庄与街市互相映衬,你拥抱着我,我美颜了你;村民与游客和谐相处,你是我增收的来源,我是你眼中的风景。

    修旧如旧,建设村古朴静美

    位于陶公岛上的建设村依山而居、临湖而卧,村中清末民初的建筑众多,还有600年树龄的银杏树,山坡上的“石柱堂”相传是范蠡和西施的隐居之舍。

    “作为我市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山体、湖水与村庄,家族文化、湖居墙门文化和渔业文化有机融合,建设村是农耕时代宁波地区水乡渔村的稀缺范本,是东钱湖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东钱湖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下,传统村落越来越少,不少地方为了求新而忽略了对村庄原有风貌的保护。如何能既保护古村又振兴乡村?建设村党支部书记朱球一直在寻找这个平衡点。在统一村干部和村民的思想后,朱球请来专业人员编制了古村保护规划,并确定将古村旅游作为兴村之路。

    如何讲好本土故事,传承乡愁吸引眼球?这或许是当前古村旅游中最需要苦练的基本功。“寻迹乡愁记忆,组合碎片点滴。修旧如旧,活态利用,在保护中发展。”朱球说,2017年10月,古村保护修复工程启动。

    村内道路和弄堂原来都是石板铺就,有的破碎,有的改为水泥路。他们的做法是“复古”。把旧路开挖后,将供水、排污、通信、强弱电等管线预先埋入,然后铺上打磨平整的旧石板。同时,拆除沿河沿路私搭建筑,整理修复河埠头,清理沿山脚闲置的宅基地、猪舍、菜园等。

    挖路铺石板时,有些村民不理解,认为这是浪费钱财,有抵触情绪。村干部反复做村民思想工作。

    修旧工程比建新更复杂,成本也高,资金从何而来?朱球说,除了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补助资金外,千方百计收集、利用旧材料。村委会将村民家里的旧石板统一回收。听到周围村有旧屋拆迁时,马上前去联系,将拆下来的旧砖瓦、旧木头、旧石板运来,用于修房、砌墙、铺路。这个办法,不但节省资金,用旧料修缮的房屋更接近原有风貌。

    如今,建设村投入1300万元的铺路工程已完工。不但村中主道铺上石板,通向河畔和山脚的小巷也铺上了石板。村民和游客走在平整的石板路上,舒畅惬意,仿佛重回旧时光。随着游客增多,村民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建设村值得保护的老建筑不少,如老翠娇、井台跟等,这是古村重要的历史遗存和风貌的体现,村干部决定一幢幢地进行修缮。

    至今,已修缮古建筑5座,共计21间楼屋10间小屋,并已启动老街的修缮改造。去年,建设村被评为市“十大最美古村”,朱球当选“最美建筑守护人”。

    下一步,建设村将引入一家有经验的文创公司,为古村总体业态进行设计布局。初步打算,将修缮过的老院落用作小型博物馆,兴办书画院,其他几幢办民宿或进行商业开发。

    去年,建设村列入全市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今年列入浙江省美丽乡村达标创建村。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村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省首批“浙江院士中心”选址在陶公山、原宁波师范学院东西楼旧址。有了这个“高大上”项目的支撑,建设村的人气将会更旺。

    相邻的陶公村、利民村也将按此模式,通过“局部渐进”、修旧如旧的方式,将三个村打造成一个旅游景观村。

    整理改建,下水片田园风光

    下水片区位于东钱湖畔东南一隅,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下水溪、南岙溪、大慈溪三溪穿村而过,以中街为界分成两个村。中街以北为东村,中街以南为西村。东村的村民以王、蔡、陈三姓居多,西村的以史姓为主。

    宋代时鄞县县令王安石曾疏浚东钱湖,当地人为纪念这位为民的好官,特地修建了忠应庙。下水是浙东四明史氏发祥地,“满朝文武、半出史家”。下水的史氏宗祠,依山傍水,历经800多年风雨不衰。村中还有太君古墓、广度禅寺、千年中街、官驿河头、凤求凰台、拜祭岭道等历史陈迹和文化遗存。

    东村西村,以及再往山岙里的绿野村、洋山村都作为重点保留村,不再大拆大建。对这4个保留村,东钱湖镇按“一村一特色,四村一品牌”来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点状提升”模式,统一打出了“十里四香”品牌,即西村“古韵书香”、东村“农趣菜香”、绿野“山风果香”、洋山“休闲花香”。

    在东村、西村的道路上兴建了沿路街面餐饮一条街,街上有史家餐馆、阿四饭店、鱼乐乡村客栈等,双休日游客熙熙攘攘。近年,在西村西北侧的官驿河头还引进了精品民宿“官驿湖居”。

    “保留村如何改善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必须增添公共服务设施,联建一批解困房。”东村“第一书记”袁战友说,前年,东村拆除了村内旧厂房,兴建了面积146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讲堂、礼仪馆、图书阅览室等一应俱全,此外,还改造提升了村中6座公厕。

    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东村与西村联合兴建了256套安置房,1400平方米店铺,总投入达9800万元。目前,正在制订分房方案,将优先安置两村大龄青年、住房困难户、未批建房宅基地的村民。“古村、新村相对独立又风貌相融,可大大改善村容和村民居住条件。今后,将改造沿溪两岸环境,逐渐恢复南宋一条街旧貌。”袁战友说。

    田园下水,诗意村落。行走在下水片的几个村庄,青砖黑瓦的民间,四季不断的蔬菜水果,一片田园风光,仿佛是桃源胜景。

    专家观点

    原文化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理萌:中国文化植根于乡村,但乡村正在逐渐消失。从2000年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1万个,10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年消失10个到100个,包括大量传统村落。如果没有办法保护乡村文化体系,后人将无法全面了解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

    近年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统古村落名录的村已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些村开展相关工作,吸引更多游客,增强乡村综合能力,提高乡村品牌影响力,推进相关事业良性循环。希望这种好方法、好结果能遍布乡村,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随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农耕文明有的保存得不错,但确有不少丢掉了。丢掉了一个民族的魂,一个国家就没有精神支柱了。所以,乡村文化振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重要的就是要把我们的传统农耕文明、农村文化继承下来,创新发展,既可以守住魂,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可以繁荣农村经济,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