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1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话成文波:

我抓住了中国“芯”

《我的中国“芯”》
成文波

    ■人物名片:成文波,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慈溪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慈溪日报》签约摄影师。2013年开始学习摄影。

    《我的中国“芯”》入围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记者:您从事摄影创作时间不长,这次您的作品能从全国2万多名参赛者、24万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国展”,殊为不易,可喜可贺。

    成文波:确实,我起步较晚,2013年才开始接触摄影并购得人生第一部“单反”。事实上,我从事的是体育教学工作,与摄影艺术毫不沾边。我只不过凭借运气获得评委青睐。这次作品之所以被评委选中,很大程度上是我抓住了“芯片”这个社会热点。

    记者:是的,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中国芯片该如何走出一条自主发展之路,已成为社会关切。您的那幅《我的中国“芯”》,选取的正是眼下一个热议话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您怎么会关注芯片这个题材?

    成文波:我所在的学校是慈溪西部一所乡村职高,但我们学校的智能家居项目却多次在全国中职生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2018年,我无意中看到一则央视新闻:经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10年攻关,我国核心电子器件已基本告别“缺芯少魂”时代。我很想通过影像来致敬那些科学家,正好我所在的学校有智能家居创新实验室,于是我几次拍摄实验室,并通过多重曝光的手法在相机内进行合成,最后通过修图完成了一幅表达“中国芯”的主题作品。

    记者:随着数码科技的不断发展、成熟,不少艺术类摄影作品是借助PS技术“闭门造车”的成果。这是否意味着“拍摄”在整个摄影创作环节中的地位在日趋弱化?

    成文波:不,新时期要求文艺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摄影人应该用相机替代手中的笔,关注现实,善于发现,记录生活。所以摄影创作中的“拍摄”环节不会弱化,也不应该被弱化。后期制作当然非常重要,人们常说摄影是“遗憾的艺术”,而后期制作可以弥补一些“遗憾”。对于后期制作,我目前只是略懂皮毛而已,但只要努力,相信自己的修图技术会日趋精进。

    记者:在您看来,哪类照片更容易获奖?

    成文波:我们身处全民摄影时代,宁波是个摄影大市,高手如云,不过我始终认为,摄影者还是要立足于身边事物,多观察,多思考,多创新,而非一味地模仿。获奖固然令人高兴,我更愿意看到有更多的照相机打开镜头,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