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1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70年,宁波人均期望寿命增加一倍多

    本报讯(记者陈敏 通讯员陈琼)记者从昨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卫生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波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宁波人均期望寿命增加了一倍多,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据统计,到2018年,宁波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61岁,比全国平均的77岁高出4.61岁,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人均期望寿命38岁增加了一倍多。

    新中国成立前,宁波疫病频发,严重影响宁波居民的身体健康。新中国成立后,市县两级先后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全面加强隔离治疗、病媒消杀、饮食饮水卫生、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工作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入21世纪,我市建成启用现代化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经过防疫人几十年的努力,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早已消灭,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血吸虫病、丝虫病等已消除。

据统计,至2018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2810.62/10万降至205.95/10万,报告死亡率从27.50/10万降至0.63/10万;全市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由1955年的12/10万降至2.39/10万,婴儿死亡率则由1955年的6.1‰降至1.98‰,均居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

解放前,缺医少药是中国的普遍现象。据《宁波卫生志》,1949年,宁波市仅有卫生医疗机构85家,其中个人诊所占70家,全市卫生技术人员927人。70年后的今天,全市医疗机构数增加到4252家;全市拥有三甲医院8家,三乙医院12家,等级医院数量及三甲医院数量均居浙江省各地市之首(省级医院除外);基本建成了“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圈。

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市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扶植)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共建学科10个、市级医疗卫生品牌学科10个、市级重点(扶植)学科4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9个、区域专病中心16个。仅2018年,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登记101项,科技获奖36项,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401篇。

    (相关报道见第6、7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