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28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开放与制造比翼齐飞

——看宁波如何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

    记者 单玉紫枫

    以开放为关键词,宁波外贸奔向“双万亿”星辰大海,与先进制造业比翼齐飞。

    昨日,我市吹响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启动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决定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联动“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力争共同把港口最大资源、开放最大优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构建高质量发展的齐飞双翼。

    敢为人先的宁波又将肩负新时代使命,自我加压,服务国家新一轮全面对外开放,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路先行。

    七大领域

    共奏开放最强音

    开放是宁波奇迹的重要逻辑。按照计划,至2025年年底,我市将联动“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发挥宁波港口、开放、制造业等优势,聚焦发展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优质商品进口,以及转口贸易七大重点领域,以更大力度把新时代对外开放推向纵深。

    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我市将发挥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优势,大力招引优质项目,提升出口质量效益,建成全国重要的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到2025年,力争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60%,做强机电及高新技术企业主体,力争实现从“单纯生产制造商”向“生产服务贸易集成商”转变。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提升13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能级,新建一批市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外贸发展政策。

    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方面,我市将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目标,发挥华东地区能源原材料基地优势,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政策体制创新,建成我国重要的集油气、液体化工品、铁矿砂于一体的能源及大宗商品贸易中心。

    具体来说,我市将拓展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建设能源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推进重大项目和基础配套建设,同时抢抓浙江自贸区赋权扩区契机,争取先行先试改革试点。

    跨境电商方面,我市将围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零售出口和B2B2C出口,努力建成我国重要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创新中心,力争跨境电商贸易额、保税进口仓量、跨境电商巨头集聚规模及运营模式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努力把宁波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跨境电商创新中心。

    通过做大做强跨境电商进口、加快拓展跨境电商出口、优化跨境电商发展布局、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配套设施。

    数字贸易方面,我市将紧抓5G时代来临机遇,以数字内容、数字服务、数字平台为方向,推动贸易数字化转型、数字服务贸易化发展,努力打造要素高速流动、总部(平台)集聚、服务高效的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

    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新业态,通过集聚一批数字内容供应商,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链。同时促进数字服务行业应用,建设数字贸易功能平台,完善数字贸易服务链,力求提高宁波数字贸易影响力,带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

    服务贸易方面,我市将以国际航运物流、现代金融保险、专业服务为重点,巩固发展服务外包、建筑工程等传统领域,拓展文化贸易等新兴贸易,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

    通过加快发展航运物流服务、培育发展服务贸易新兴领域、跨越发展高端专业服务、提升发展服务外包,带动服务贸易再上新台阶。

    优质商品进口方面,我市将积极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平台,扩大生产性优质商品、生活性优质商品进口,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中高端装备进口中心、消费品进口集散中心。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将以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为引领,进一步扩大优质商品进口、加强进口贸易平台建设、完善进口商品内销体系,提升城市消费吸引力。

    转口贸易方面,我市将构建与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易货贸易相适应的海关监管、退税、外汇管理等全流程支撑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国际转口(离岸)贸易中心。利用我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政策,做大做强转口贸易,并参照国际标准,优化离岸贸易监管模式,突破发展离岸贸易,加快发展跨境易货贸易,建立健全支撑配套体系。

    六条路径

    逐梦外贸双万亿

    为确保实现‘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目标,我市将聚焦七大重点领域,按照可落地、能操作、易见效原则,大力实施“个十百千万亿”六大专项行动。

    打造一流枢纽型口岸。以促进贸易便利化为目标,建设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口岸服务水平,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航运服务要素集聚,着力打造以开放立体、高效安全、智慧数字、服务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国际一流枢纽型口岸。

    开拓十大新兴市场。在力保欧美发达国家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开拓重点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新兴市场,提升展会拓市场效率,完善国际营销服务网络,推动更高水平的“走出去”。到2025年,新兴市场出口占比力争提高到35%。

    培育百个国际品牌。深入实施“国家品牌战略”工程,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为目标,完善省市联动培育机制,培育一批先进制造国际品牌、打造一批外贸自主知名品牌,建设一批国际品牌创新支撑平台,并加大品牌扶持政策力度,完善品牌服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浙江出口名牌”数量达到300个。

    集聚千家外贸企业总部。以做大做强外贸主体为目标,大力培育招引一批外贸供应链企业、大宗商品贸易商、港航物流服务商和新业态贸易商。引进渠道型、供应链管理型、总部型企业,加强与具有重点商品进口资质的央企、国企以及民企开展合作。

    到2025年,力争引进和培育进出口额超5000万美元外贸企业超过1000家。

    引育万名国际运营人才。以开放揽才、产业聚智为导向,深化实施“3315系列计划”,围绕七大重点领域,集聚一批经营管理、金融保险、法律法务等专业国际运营人才,强化国际运营人才培养,搭建国际运营人才集聚平台,优化国际运营人才服务体系。

    到2025年,新集聚国际运营人才1万名以上。

    提升万亿开放平台。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推进“一带一路”综试区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发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以及省级以上重点开发区的主体作用,加快打造一批高水平开放发展平台,推进重大外资外贸项目在开发区的集聚,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在推进我市外贸发展中的主载体主平台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延伸。

    到2025年,省级以上重点开发区域实现进出口额超过1万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