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溪水库 |
|
四明湖水库 |
|
皎口水库 |
|
横山水库 |
|
道人山大坝 |
|
姚江大闸夜景 |
宁波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奔流不息的三江水流淌千年,孕育出后世甬城的鼎盛繁华。70年来,一代代宁波水利人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前赴后继,肩负起三江六岸、明州城之重托,构筑起以堤防、水库、闸泵、海塘为骨干工程的上蓄、外挡、中疏、下排相结合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 水利兴,则仓廪实、农业稳、民安居、城市美。70年来,宁波坚持人水和谐、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利工程建设。全市已有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27座,小型水库374座,山塘6372座;大小河道4268条,总长10275公里;一线标准海塘518.94公里。 特别是去年机构改革以来,宁波水利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新增了供节水、排水、城区内河等职能。在此背景下,宁波水利人扎实推进“六争攻坚”,坚定不移打好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如今,一个个堤坝,护卫江河安澜;一座座水库,拦蓄洪水作用凸显;一条条海塘,为百姓筑起“生命线”;一片片堤防,构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屏…… 姚江大闸六十年风雨路 1958年,宁波大旱。为阻止姚江咸潮上溯,当年8月,宁波决定在距三江口3.5公里处利用弯道取直,建造姚江大闸;9月,姚江大闸动工兴建。 1959年7月,大闸基本完工后投入运行,同年12月竣工。一年里,来自湾头周边的1万多名青壮年,肩挑手挖,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当年宁波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设。 “大伙儿历经千辛万苦,赶在7月建成,就是为了向党的生日献礼。”一位姚江大闸的首批建设者说,正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对祖国的爱,克服了时间不足、技术不够、材料短缺等困难。 作为新中国宁波水利系统第一批大学生,市政协原副主席孔凡生参与了姚江大闸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他回忆:“自力更生、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群众力量的伟大,没有这两条,水利事业将一事无成。” 姚江大闸是宁波水利工程建设史上最绚丽的一笔,化解了困扰姚江流域几千年的自然灾情,同时承担着沿江两岸农业灌溉用水,鄞西、宁北、鄞东南河网补充和生态环境用水,舟山大陆引水,宁波大工业供水等重任,已逐渐成为宁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横山水库抒写时代华章 横山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奉化第一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1955年,奉化干旱少雨,16万亩农田受灾,粮食减产72.5万公斤;1956年,降雨282.2毫米,洪水泛滥,损失惨重。兴建水库、整治水患已成为百姓最迫切的愿望。 克服重重阻力,1962年浙江省决定续建横山水库。施工期间,奉化发动群众,操锹扬镐、肩挑手抬,历经三个春秋,硬是用热情和汗水浇筑起了省内第一座陡坝坡窄心墙土坝,1966年2月水库封孔蓄水,4月工程建设完工。 横山水库建成后,锁住了上游滔滔洪水,涵养了水源,安澜了县江,参加过水库建设、时任楼岩乡许家村党支部书记的许时兴说,“水库投入运行后,基本解除了下游20万亩土地的涝灾和10余万亩土地的旱灾。1967年夏秋发生大旱,干旱时间140多天,由于横山水库灌溉,使灌区5.5多万亩土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1987年,为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和保坝标准,增加向宁波市提供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功能,组织对原工程进行扩建加高,1995年通过竣工验收。2009年,水库在原有工程的基础上,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物及其设备进行加固改造。如今,横山水库已建设成为一座总库容1.108亿立方米,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净水生态渔业等综合利用的大(Ⅱ)水库。 四明湖水库幸福绵长 1958年夏,余姚遭遇整整100天的干旱,姚江咸潮倒灌,塘库湖泊干涸,农业严重减产,人畜饮水都成问题。1958年9月,一支来自余姚各个公社的6000多名精壮劳力组成的建库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四明湖水库建设工地;10月1日,工地上召开了誓师大会,水库工程在隧道口放炮开工。 “当年的建设者们有着‘要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情,电灯底下当白天,争取一天当两天。”时任四明湖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王明辉回忆。虽条件艰苦,但大家干劲十足,工地上经常回荡着劳动号子:光膊只顾出,伤风自负责;出工不出力,请你回家去休息…… 1963年6月,水库基本建成。1976年到1989年间,为确保水库的安全、高效实施了保坝建设,彻底扭转了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不利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水库开始承担供水任务,担负起40万人的用水。2002年到2004年,水库枢纽工程进行了全面彻底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2005年,四明湖水库被评为优良工程。水库的建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防洪减灾削减洪峰,蓄滞洪量6.8亿立方米;灌溉供水30.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33.5万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自来水日供15万吨;饮用水普及人口40万;防洪灌溉供水等经济效益逾150亿元。 皎口水库奉献芳华终不悔 1970年5月4日,皎口水库大坝在红旗簇拥、万人欢呼声中挖出第一铲土,宣告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皎口水库是鄞县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当时宁波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在这1500多个日日夜夜,从大皎、童家到鄞江镇,长达十几公里的战线上,人来车往、各自为自己分工的专业而繁忙。”皎口水库建设亲历者、宁波水利专家缪复元如是说。 建设者中有一支“红色娘子军”,卫生保健、缝纫修补、食堂帮工、文艺宣传、接待介绍……樟溪两岸数十里工地都有她们的身影。 当时负责青妇工作的张守棣说:“夏天,溪滩被晒得滚烫,姑娘们头戴凉帽、背朝天,在取砂坑里汗流如注,她们柔嫩的手被磨得开裂,渗出鲜血,但为了水库早日建成,她们忍住疼痛,勤奋劳动,坚持四五个春秋。” “驯服大小蛟,佳水润明州。”皎口水利人将这满心期许刻在碑记中,更刻在了几代人的心中。他们用半个世纪的时光,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兴水利除水害的恢宏画卷,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打响了皎口水利人“能吃苦、能奉献”的行业口碑。 白溪水库不忘建库初心 1988年的洪灾加快了宁海白溪水库的建设步伐。1995年12月,白溪水库建设指挥部成立,开始筹建,2003年竣工验收,历经8年艰苦奋斗,雄伟壮观的白溪水库,以“高峡平湖”的姿态横空出世。 时间回到1997年8月18日。当天,11号强台风登陆温岭,白溪河水洪峰流量达2220立方米/秒,接近20年一遇洪水标准,是白溪水库前期工作和主体工程进点开工以来第一次遭遇的强风暴。 《白溪水库建设简报》记录了建设者们24小时坚守工地的事迹:洪水淹进了油库大门,他们用雨衣扎紧油罐加油口,立即挖排水沟泄洪;道旁大树被腰斩,压断了电线,内部通讯被迫中断,水库建设者顶风冒雨抢修;进场公路和对外公路边坡多处塌方,他们清除路面杂物,确保道路畅通…… 白溪水库被誉为“宁波的小三峡”。建库以来,白溪水库科学调度,已成功防御了30场影响白溪水库的台风,经受住了严重的干旱、冬汛、冰冻等极端天气的考验,保障了大坝工程、水库下游等多方安全。多年来,白溪水库不忘建库初心,牢记守库使命,兢兢业业,开拓创新,谱写着“白溪不白,青山常青”的动人篇章。 海上长城筑起百姓“生命线” 象山三面环海,自古以来台风灾害频发。不仅直接登陆的深受其害,就是临近的温岭、三门、舟山群岛等地登陆或沿海北上的,均会影响。 1997年,象山县全面掀起新标准海塘建设,这是象山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资金投入最多的一项水利建设实事工程,其工程量之多、标准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 1997年10月29日,门前涂海塘旌旗招展,人头攒动,门前涂新标准海塘开工奠基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场鞭炮齐鸣,掌声四起,新标准海塘建设序幕由此揭开,大塘港、白岩山、新桥等10个重点工程相继开工。 工程调集了大批施工机械,有装载车、挖掘机、凿岩机等先进工具,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施工,彻底改变了过去以肩担、手传、人工凿岩、手拉车装运等小生产方式,这就保证了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54条海塘长148.4公里,全部按计划完成。一条条新高标准海塘,矗立在东海之滨,它就像一条海上长城,捍卫着象山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百姓铸造起了一道“生命线”。 城市堤防护卫江河安澜 多年来,我市开展高标准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当人们徜徉在“三江六岸”时,很快会融入水清岸绿、风景秀丽的环境中而忘了这是保卫城市的生命线。 城防工程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水环境改造的重要之举。我市突破传统堤型设计,通过沿岸建造与地方配套的小型广场、走廊及建筑小品,增强了堤防的立体感和艺术感,为城市水利增添了新内涵。 “在市区‘三江六岸’城防工程建设中,绿化面积新增了50公顷。”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工程范围自市区三江口至常洪隧道(甬江)、至姚江大闸(姚江)、至铁路桥(奉化江),共计实施堤防24段长度27公里,包括建成界牌碶闸、道士堰闸、印洪碶闸、老杨木碶闸、甬新闸、澄浪堰闸6座水闸。 当年,“三江六岸”工程的一个项目部在老外滩,是灰尘漫天、机器轰鸣的沙场码头。如今,这里车水马龙、灯火璀璨,成为城市风景线和旅游线。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各地城防工程加强河、岸综合整治,改善河道周边环境,打造了堤与水、堤与人、人与水之间的和谐统一。 眼下,随着城防工程的不断延伸,城市防洪安全和水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两岸土地价值不断提高,工业、商贸业、旅游业迅速崛起,人们滨水而居,产业临水分部,昔日冷冷清清的地方成了黄金宝地。 记者 王博 通讯员 任宓娜 吕琼 顾芳晖 本版图片由宁波市水利局、宁波市河道管理处、宁波原水集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