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厉晓杭 通讯员虞南)“米娜”携风雨影响甬城。昨天11时,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 根据市气象台预报,今年第18号台风“米娜”(台风级)昨天17时位于宁波偏南方向约710公里的洋面上,即北纬23.6度,东经122.8度,近中心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中心气压965百帕。预计其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今天下午到夜间登陆或擦过浙江中北部沿海,之后转向东北。 受台风影响,今天我市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明天雨势逐渐减弱。 有关气象专家介绍,“米娜”在9月下旬生成,是典型的秋台风。“米娜”影响期间,恰逢农历九月初三前后,是大潮汛,加上暴雨,降水集中,较长时间是偏东大风,所以风雨潮三碰头,造成的危害更大。 本报讯(本报记者)今年第18号台风“米娜”不断逼近,我市各地严阵以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认真落实各项防台防汛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米娜”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有备而无患。昨天下午,海曙区采取实地查看、调查摸底、询问等形式,及时深入排摸核对全区201个避灾安置场所,并要求17个镇(乡)街道在台风来临前组织一次避灾场所与储备物资再检查,确保在防台关键期间均能正常投入使用。自9月29日9时起,海曙境内姚江、奉化江沿线水闸全力预排,按照“能低则低”的原则,采用闸泵交替排水降低平原河网水位。 按照预案,江北区已备好6500个草包麻袋、3000只编织袋、10艘皮划艇和冲锋舟、21台强排泵等物资。另外,两辆高功率的强排车及1辆龙吸水车也整装待发,保证强排车的临场应急机动性,做到“拉得出、打得响”。另外,江北城市公共照明设施管理中心已经开启应急模式,工作人员全体待命,值班人员分组对低洼点位进行巡查。 镇海区对重点监测的255幢城镇住宅房屋、61幢招宝山街道地铁沿线房屋和农村重点治理改造危旧房屋进行台风前的专项排摸。同时,落实专人进行巡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安排人员转移。截至昨天下午5时,镇海85个在建工地均已停工,加固临时设施874间、基坑9个,加固行道树、店招、广告牌122处,修剪大型树木150余株。 北仑启动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全区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41处不稳定斜坡、53处小流域山洪危险区的巡查、预警等相关责任人均已到岗到位,已落实24小时巡查监测及人员转移抢险等准备工作。 鄞州区对城区道路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灯杆进行及时加固,完成了公共照明供电系统的检查,对道路两侧的国旗进行全方位的维护。鄞州环卫部门在确保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正常的基础上,加大台汛期间环卫作业力量安排。 截至昨晚6时,奉化区已检查城镇危旧房31幢,腾空、拆除25幢,转移人员251人。奉化派出12个检查组对全区5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次巡查。区内261艘小型渔船、休闲渔船全部进港,751艘大中型外海作业渔船中已有549艘进入安全遮蔽水域,预计到今天凌晨5时,全部渔船就近回港避风。同时,各镇(街道)全面检查在建工地、临时建筑,并启动危房、低洼地、简易工棚、养殖塘等区域的人员转移工作。 余姚市严管各类风险隐患,目前回港渔船共43艘,人员上岸64人。该市已关闭涉海、涉山、涉水旅游景区(项目)、主题乐园和危险性旅游项目(场所)8家,撤离游客和从业人员493名。同时,余姚对23处地质灾害点和4处不稳定斜坡加强了巡查和监测。 截至昨晚6时,慈溪94艘渔船已全部回港避风,沿海滩涂作业人员378人已全部撤离上岸,沿海各镇将安排专人驻点设卡、加强巡查,全市已分散转移59人。此外,慈溪255个避灾安置场所已做好全面开放准备。慈溪各地各部门应急救援队伍集结完毕,严阵以待,随时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台风将对海水养殖带来较大影响。昨天,宁海西店镇吉山村养殖塘内,养殖户们正捕捞成熟的对虾和青蟹。宁海胡陈乡对辖区内水库、主要河道、在建工程、学校、卫生院及地质灾害点进行了一次全面防台排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在力洋镇,全体镇干部在一线指导防台工作,各联村组对低洼处及危旧房屋开展巡逻和人员转移。 截至昨天下午4时,象山2788艘渔船中已到港避风2775艘,另外13艘渔船在回港途中,晚上8时左右到港。该县派出2组水产技术人员到三门口大桥网箱养殖集中区,以及高塘、鹤浦、黄避岙等重点渔业乡镇开展防台前指导。全县2.15万只海水养殖网箱和26家海水育苗场已进行设施加固,3165亩海淡水养殖大棚拆除薄膜,转移养殖人员522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