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德康和老伴张夏美。(王博 摄) |
记者 王博 陈章升 农家小院,三位老人静立院中。随着录音机里播放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在院中的木制旗杆上升起。 昨日早上7时30分,91岁的范德康老人在慈溪市长河镇宁丰村戴家路的自家小院亲手升起了五星红旗,陪伴在侧的是老伴张夏美和儿子范沛先。 盛夏酷暑、腊月寒冬,若没有下雨或其他特殊情况,范德康天亮升旗、天黑降旗。今年已是第19个年头。 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1952年入朝作战…… “父亲是一名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硝烟炮火。对他而言,国旗比生命还重要。”范沛先说。 “新中国三周年国庆检阅时,我们部队也在入选之列。当时我的任务是地勤,不能去天安门,只能守在北京机场。”坐在书桌前,范德康轻轻地抚摸着一本皱巴巴的军功证书,“任务结束离开北京时,也没能亲眼看到毛主席和天安门上的五星红旗,这让我一直很遗憾。” 1957年,范德康响应国家号召到宁夏支边;支边回来后,在家务农,几口人挤在一间矮旧的房子里。当地党委和政府知道后,不仅为他安排了工作,还批给他一块宅基地。在政府和村民的帮助下,范德康一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 时光荏苒,当老人年届古稀时,儿孙打算给老人“大办一场”。范德康知道后,召集家中老小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会上,范德康郑重宣布:寿宴从简,把请客吃饭的钱省下来,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在院子里建个升旗台。 2000年7月,得到慈溪市司法局和长河镇派出所批复后,范德康亲自画图,设计升旗台,并和儿孙一起在小院里浇水泥、立旗杆。那年国庆,他第一次升旗,邀请了200多人参加,小院里站不下,排队的人到了巷子口。 在范德康家中,两面墙壁上挂满照片,有他1957年在嘉兴南湖的留影,有和学生们一起升国旗的,有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 19年,6900多个日夜轮换,海碗般粗的木制旗杆已换过一根;国旗也换了80多面,替换下来的国旗被仔细叠好、抹平褶皱,存放在箱子里。 “这两年,老头子身体不大好,还卧床过一段时间。可他倔得很,生病时也让我们扶着升旗。”在张夏美看来,每天升旗已经成为范德康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 “我现在子孙满堂,有房住,有养老金拿,病了还有医保,感到很满足了。”范德康说,这些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腰包鼓了,2000多户人家搬入了新房。“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发自内心地感激党的领导。” 昨天上午,范德康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当电视里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音乐时,他跟着轻轻哼唱。当音乐停止,范德康拉着张夏美走到小院,望着飘扬的五星红旗,加重语气道:“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有一口气在就要升旗。等我百年之后,就把这个任务交给儿子,儿子再传给孙子。” 记者手记 1日早晨7时许,驱车两个多小时的记者来到了范德康的家中。 当天,由于台风“米娜”的影响,导致院中的旗杆损坏。没能在国庆节升起五星红旗,这让老人异常失落。老人不停念叨,让70岁的儿子范沛先“等雨停了,赶紧把旗杆修好”。 老人在自家小院升旗,持续了19年;老人在自己心里升旗,持续了70年。在与老人的攀谈中,记者感受到了一名老战士、老党员的执着追求和情怀。 写完此稿,夜虽已深,但眼里所见的依然是蓝天下,阳光包裹、清风抚动的那面五星红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