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萍 他,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商帮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徽商。他讲徽商,更讲徽学,讲历史上徽商和宁波文化的渊源,把时代背景和商帮个体实例结合,让人听得兴致盎然。 他,生长于安徽,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宁波这个城市。对于第二故乡宁波,他从新奇到探秘到熟稔,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他的微信号“红尘一羽”中,有大量涉及宁波历史文化、人文掌故的文章。 他迄今已在各级媒体上发表文章300多篇,经精挑细选,结集出版。2018年,散文集《百味一品》面世,书中的99幅速写,均亲笔勾勒。今年,他又推出散文集《斯地放歌》,此书成为今年宁波文艺创作重点扶持项目。 他是陈鸿,笔名梦江南、红尘一羽,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宁波大学浙东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目前在海曙区文联任职。 陈鸿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很浓的家庭,母亲是老师,外公外婆是民国时的知识分子,早年与白马湖畔诸多文化名人有交集,外公还是宁海长街历史上的第一位大学生。受家庭熏陶,小学时陈鸿就喜欢读“闲书”,尤其喜欢文史类的书。“当时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到新华书店当一个店员。”他说。20世纪90年代,还是高中生的他,对文学异常痴迷,他和班上同学成立了“三余”文学社。大学时,虽然学的是法律专业,但对文史的热度不减,业余喜欢练笔,也希望有一天能够从事和文字有关的工作。 大学毕业后来到宁波,在政法系统工作,后又到基层,在街道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街道工作很是接地气。”回顾那段历史,他由衷地说。街道工作需要走出去,扎下来,渐渐地,他对周边的一切,尤其是宁波的地域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他最喜欢到老街区走一走、看一看,与居民们聊一聊老台门、小巷深处的故事。因为历史街区启动改造,他挖掘整理了秀水历史街区的文章,在本地多家媒体登载。几位看了文章的大学生找上门,希望他为他们拍摄的秀水老街区纪录片提供帮助。 1999年,宁波市政府招商引资,鼓励成立异地商会。因为在宁波的安徽人近200万,一些企业家想成立商会,找到了陈鸿。起初,陈鸿还有“商人见利忘义”的偏见,不愿与商人有交集。但是,在同一些安徽老乡的接触中,遇到很多诚恳且有家乡情怀的人。而且,在辖区跟企业家打交道,看到他们创业的艰辛和不易,观念逐渐改变。明知创建商会工作量大,事务繁琐,他还是积极参与筹建工作,担任组长。2008年9月19日,商会筹备小组第一次碰头会在外滩召开。多次走访,多方联络,历经曲折,终于创建成功。成立大会前需要编一本杂志,业余经常练笔的陈鸿责无旁贷,承担了全部工作。他向甬上和安徽的知名学者求援,征集文稿。但是,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人并不多,于是,他一头扎入“故纸堆”,自己查阅书籍、史料。也正是在这时候,他系统地了解了徽商。原来,徽商有着辉煌的历史,徽商多儒商,白天行商,夜间读书;徽商现象折射的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马头墙、文房四宝、徽派建筑、书院文化……当浸淫在徽商文化和徽学研究中时,他既自豪又羞愧,羞愧于自己对家乡知之甚少,而且,徽商和宁波的渊源如此深厚。明代,海上徽帮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就有关联。宁波近代商业发展史上,更是有徽商领军人物胡雪岩、周氏家族的印迹。民国时,甬上就有安徽商会。宁波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也受到徽文化的影响。那段时间,为组稿他每日笔耕至凌晨一二点,血压升高,但是,忙,并快乐着。母亲是语文老师,帮他校对。作为机关干部,他没有在商会担任任何职务,但是,在商会的建立和发展中,倾注了他不少心血。他的《历史上的徽商与宁波》一文收获了不少好评,《宁波晚报》连续登载了两个整版,后被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网等广泛转载。一日,有一位老人找到他,自我介绍叫周达基,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中国颜料大王”周友仲先生之孙,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担任过清末民国宁波徽州商会会长,他感谢陈鸿,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 陈鸿把历史商帮文化研究与当代商会建设有机融合起来,渐渐地,从徽商文化延伸到宁波帮以及全国商帮文化的研究。他还通过宁波异地商会的比较研究,剖析全国异地商会的现象,对商帮文化与当代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行思考。为了扩大徽商文化的影响,他致力于各种途径的传播。他在宁波电台“晓云连线”中介绍徽商和宁波城市的交集,在《宁波晚报》“三江讲堂”上讲述徽商历史。而且,还多次进行公益讲座。他的第一课在徽州商会开讲,现场一位老人听得热泪盈眶。老人说,他的祖辈常年在宁波经商,1949年后才回故乡。20世纪90年代初,他大学毕业来到宁波,找到碶闸街上爷爷和奶奶生活过的那座老院子,还有那口老井。后来这块区域被拆除,建起了天一广场。他本以为这段历史连同这片老宅永远烟消云散了,没想到有人记录下了它们。 陈鸿的微信号“红尘一羽”的阅读量最高时达到8万。点击进去,里面的内容很丰富,信息量很大。有行走的感想,有艺术感悟、哲学思索,有怀人忆旧的美文诗篇,也有不少是介绍宁波人文掌故的。不知道他身份的人,以为走进了老宁波的微信号呢。是啊,立水则碑的吴潜是徽州人,东福园原是徽菜馆,有多少地道的宁波人尚不知道。 两地故乡情盎然,他愿意做一位文化的传播者。 近些年,除了历史文化研究,他还创作了大量散文,他觉得散文活泼灵动,更适于情感的表达。对历史人文的研究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成为他散文的支撑,从而有别于一般散文的抒情吟怀。两年前他到了新岗位,从一位政法人转身成为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上他更是“野心勃勃”,力图尝试长篇小说。 他是幸运的,被文化浸润的人生,有滋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