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姜山的鄞州三院醒酒中心一角。(王晓峰 摄) |
|
制图 韩丽萍 |
|
丁安 绘 |
良好的治安,带来了夜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夜外出吃点夜宵、撸个串,已成为不少市民的习惯。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涉酒类警情高发——醉酒求助的、酒后引发纠纷的、打架斗殴的,甚至还有酒壮人胆袭警的。 这类警情让处警民警有苦难言:群众报警了,不处理不行;但够不上违法犯罪,带回所里不合适,丢下不管也不行;如果发生意外了,家属这一关首先过不去……那么,这一尴尬又该如何化解呢? 今年5月,江北公安推行“警医融合”,试点建立了全省首家公安醒酒中心,如今这一模式正在逐步向全市推广,鄞州、余姚等地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安醒酒中心。目前,我市各地的醒酒中心仍存在使用率高低不一等不足之处,相信随着探索的深入,短板会被一一补上。 记 者 王晓峰 通讯员 黄 军 杨熙瑾 涉酒警情难处置 醒酒中心来帮忙 喝醉了,不少人会干出事后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的荒唐事。 今年7月18日晚上,有一名男子喝醉了,抢了一辆正在路边装卸货物的小货车,一脚油门就开走了!没过多久,男子兜了一圈又回到老地方,将车停好。鄞州区中河派出所接到车主报警后,立即派遣民警赶赴现场,将嫌疑男子控制住,并通知交警部门。 这名男子醉得厉害,语无伦次且答非所问。交警要对其进行呼气式酒精浓度测试,但对方就是不肯配合,最后只能直接送往医院作抽血检测。结果显示,他的血液酒精浓度含量为185mg/100ml,已远超醉酒临界值(80mg/100ml),涉嫌醉酒驾驶机动车,民警只能将其带回中队约束至酒醒。 次日,男子醒来,对前一晚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直到看了交警提供的监控,才知道自己干下了荒唐事。事后,他后怕不已,如果当时驾车发生事故或撞了人,那就是罪上加罪了。 “以前,民警一般会把涉嫌寻衅滋事的醉酒人员带到办案区约束起来。但如果醉酒者因大量饮酒引发其他疾病出现意外,派出所没有医疗条件,民警辅警也缺乏专业的急救技能,这就存在一定风险。”民警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涉酒警情是一时之间很难调查清楚的,有些甚至构不成犯罪,贸然将醉酒者“关”入办案区也不合适。 此外,“老酒饱”的麻烦之处还在于: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发酒疯了,尤其是那种情绪失控或者存在一定“攻击性”的,将他们送到医院,会严重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导致院方报警、派出所二次出警。 如今,随着公安醒酒中心的陆续启用,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同样是中河派出所,9月14日凌晨1时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凯旋明天”南门有一名醉酒男子殴打路人。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发现醉酒人员王某坐在路边,旁边有一对老年夫妻,就是夫妻俩报的警。 鉴于王某涉嫌殴打他人,民警欲对其进行调查。但王某酒后情绪亢奋,民警遂将其带往鄞州二院醒酒中心。随后,在民警的看护下,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了治疗。三个小时后,医生确认王某已酒醒,于是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调查。目前王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 还有一起涉酒警情发生在8月27日晚上。派出所接到报警,某饭店门口有一名女子喝醉酒躺在地上哭。民警赶到现场,确认其神志还清醒,成功劝说后护送其回家。途中,女子出现呕吐等情况,民警遂将其送往鄞州二院醒酒中心进行治疗并通知其亲友。2个小时后,女子清醒,之后由亲友带回家。 “前一起是涉嫌犯罪、但又无法第一时间完成调查的涉酒案件,后一起就是典型的涉酒求助了。以前这种情况,醉酒者没地方去,要么送到派出所等当事人酒醒,要么暂由民警现场陪伴,非常耗时间。现在好了,改为送到醒酒中心,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也不怕出现意外了。”民警说,醒酒中心的启用,不仅为他们减了负,也提升了各方的安全系数。 “全省首批”背后的无奈 “老酒饱”警情麻烦多 “强势”的民警也有令他们犯怵的警情,这就是涉酒警情。 有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每次轮到接处警班,心中抵触最深的警情中就有“老酒 饱”这一项。因为,有一部分“老酒饱”喝醉了就发酒疯,自残、袭警等案件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发生;另一方面,醉酒者易出现呕吐导致窒息等意外,人进了派出所,相应的监管责任就移交到民警身上,一不留神就会摊上事。 今年年初,江北公安分局相关领导走基层时,有多家派出所民警向其“吐槽”:“晚上来个发酒疯的‘老酒饱’,往往需要五六个壮汉才能控制住。专心应付他吧,接处警工作都要受影响。” 近年来,酒后违法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基层派出所由于缺乏专门的约束场所和手段,没有专业的醒酒治疗人员和设施,执法安全隐患加大,造成涉酒案件、袭警案件居高不下;同时从医学角度来看,醉酒作为酒精中毒的外在表现,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极易发生死亡、重伤等后果,给公安工作造成较大被动。据悉,去年江北发生的酒后袭警案件多达19起,在该区民警维权案件中占比为59%。 走基层回来后,江北公安分局相关领导责成法制和督察等部门对此进行调研。针对醉酒人员处置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专题调研组全面梳理了该区近三年发生的4000余起涉酒警情、100余起典型案例,并深入基层开展民警座谈5次,访问相关当事人150余人次。后来,他们又多次同辖区中心医院进行对接,就醉酒人员医学特征、心理和行为特征、保护性约束的困难等问题进行探讨。 “原来市第九医院就有犯罪嫌疑人进看守所前进行体检的专用房,里面设施较为齐全,能作临时看管之用,2014年就启用了,不过使用率不高,所以我们就想着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江北公安法制大队相关负责人说,经多次协调沟通,双方一致认为进一步规范和细化醉酒人员保护性约束措施,搭建一个集保护、约束、治疗、救助于一体的“一站式”醒酒平台迫在眉睫。在对醉酒人员进行有效约束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医疗性保护和救助,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不可预见的疾病死亡、暴力袭警等风险隐患。 今年5月10日,江北公安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宁波市第九医院设立了全省首批公安醒酒中心。至此,一套新的处置涉酒警情的工作模式出炉了:案件发生,由情指联勤中心第一时间指令警力就近支援,同时通报卫健部门做好应对准备,最大限度缩短救治时间;在醒酒过程中,由民警全程护卫,对醉酒人员进行监管和保护性约束…… 公安醒酒中心启用以来,江北发生的383起涉酒警情,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置,处置时间同比下降65%。今年7月,金华市公安局还专程赶来江北“取经”。 各地使用率差异明显 机制建设也需跟上 作为全省首位“吃螃蟹者”,江北公安的醒酒中心启用后,其他区县(市)也在跟进。 目前,余姚市公安局已在当地市人民医院和马渚镇中心卫生院各建立一间醒酒室,今年以来已安全规范处置醉酒人员超百人,大幅度降低了责任事故发生概率。还有鄞州公安分局,因为前段时间发生过醉酒者在派出所猝死的意外,有着切肤之痛,自然对醒酒中心的建设更加上心,目前已在辖区8家医院设点。 但不得不说的是,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全市各地派出所申请使用醒酒中心的情况差异明显:有些派出所很积极,碰到较为严重的涉酒警情就向上级报备并送往醒酒中心;有些派出所显得“无动于衷”,醒酒中心使用率仍有待提高。 有民警向记者吐露了其中的“难言之隐”:“主要还是牵涉到警力,看管醉酒人员起码要有一名民警和两名辅警陪同,夜间值班本来就没几个人,时间一长就会影响正常接处警。” 事实上,夜间警力缺乏是目前最大的限制。在这方面,唯有形成相关运作机制,才能克服困难,让好的创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鄞州公安分局在醒酒中心使用机制探索上走在全市前列,已初步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他们将需要醒酒的人员分成“疑似醉酒人员昏迷或意识不清的”“疑似醉酒人员有违法犯罪嫌疑的”“疑似醉酒人员当场表示身体不适的”“疑似醉驾人员”“其他需要醒酒的人员”等五类。民警遇到需要醒酒的人员时,立即向值班所领导报告,由其向情指联勤中心报备,提出醒酒申请。情指联勤中心接到申请后,根据醒酒中心使用情况和就近原则,指令派出所民警送醉酒人前往指定医疗机构就诊醒酒。民警送醒酒人员到指定医疗机构后,由医务人员登记后进入醒酒处置流程。警医双方明确各自工作要求,开通“绿色通道”。 醒酒人员在醒酒期间发生突发情况时,由看管人员妥善处置确保安全,并及时报告看管责任民警、值班所领导;值班所领导视情向情指联勤中心报告,中心视情指令法制、督察等相关部门介入,并向值班局领导报告。而为了确保各方权益,警方会对醉酒人员处置、送医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而就诊醒酒费用原则上由醒酒人员本人支付。 全国多地设有醒酒中心 今年9月14日,陕西榆林首个醒酒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将醒酒中心设在榆林医学专修学院附属医院,这也是榆林市首家通过“警医融合”模式设立的“一站式”醒酒救助、治疗服务场所。这家醒酒中心在医院辟有专门的场地,张贴醒目标识,安装了必要的防护、救治及监控等硬件设施。醉酒人员进入醒酒中心后,会接受常规诊断、检查及治疗,由民警全程监管、医护人员全程守护,实现医疗和醒酒的“一站式”服务。目前该市醒酒主要对象是涉及治安管理条例方面的醉酒人员,酒驾人员还没有列入范围。 早在2010年11月10日,武汉市正式设立首个酒后驾驶醒酒中心,专为醉酒驾车的司机而准备,具有强制性。在醒酒中心的司机酒醒后,将被立即送往拘留所。交警查酒驾设醒酒中心,此举当时在全国还是首次。 还有北京丰台醒酒中心,始建于2012年,于2014年11月结束试运行,正式投入使用。云南大理市公安局于2013年6月1日在该市下关镇设立了醒酒中心并正式启用。去年1月1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交管支队与内蒙古第三人民医院联合设立酒后驾驶员醒酒中心,其主要职能是对意识混乱、行为难以控制的酒后驾驶人员集中约束、醒酒。 (王晓峰 整理)
|